从德国走红到国内爆火,浏阳加特林烟花背后的故事
从德国走红到国内爆火,浏阳加特林烟花背后的故事
2024年最后一天,德国人抢购中国烟花的新闻登上了热搜。据报道,德国跨年最抢手的是中国烟花,不少超市凌晨4点就排起了长队,甚至有人一口气抢购了1700欧元的烟花。这些被抢购的烟花,大部分都来自一个地方——湖南浏阳。
从德国走红的“加特林”
“加特林”烟花的名字源自一种机枪,其特点是“射速快”“火力猛”。这种烟花由19根吐珠筒组合而成,单支烟花的燃放效果堪比传统烟花的整箱。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保持了传统烟花的绚丽多彩,还通过组合设计实现了更持久、更密集的视觉效果。
这种创新设计很快就在海外市场走红。据浏阳市烟花爆竹总会秘书长张明福介绍,“加特林”烟花之前就有,前期主要外销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那时国内市场并没有人关注。
网红爆款的诞生
2021年,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让“加特林”在国内火了起来。视频中,一二十人站在河边,手持“加特林”烟花同时向天空打,一下子让这个产品成了网红。这种集体燃放的方式不仅展现了烟花的壮观效果,更营造出一种节日氛围和社交体验,迅速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分享了自己燃放“加特林”的体验。有人形容其为“烟花界的AK47”,有人感叹“比手腕还粗,燃放威力太强了,效果真的吓人”。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产品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年轻人对新潮、刺激体验的追求。
创新与安全的平衡
然而,随着“加特林”这类大威力烟花的走红,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款名为“湘30”的超大型烟花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其体积比普通加特林更大,燃放效果更震撼。但这款产品因含药量超标,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已被湖南省应急管理部门叫停。
浏阳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湘30”生产经营环节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风险隐患,禁售文件早已下发,至今未收到任何恢复其生产经营的文件。消费者如果购买并燃放此类产品,既可能面临安全事故,也可能被追究法律责任。
烟花产业的转型升级
面对安全与环保的双重压力,浏阳烟花产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一方面,企业不断推出更安全、更环保的产品;另一方面,产业也在向文旅融合方向转型。
在浏阳,每周六晚的无人机烟花秀已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近千架无人机搭载烟花,绘制出令人惊叹的空中画面。这种创新表演形式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为烟花产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据《2024年烟花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烟花市场规模达到亿元级,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2.0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06%。这一增长背后,正是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机遇。
未来的方向
“加特林”烟花的走红,反映了年轻人对传统民俗的新期待。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燃放,而是追求更酷炫、更个性化的体验。这为传统烟花产业指明了方向: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但创新的同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如何在追求视觉效果的同时确保安全,如何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融入现代科技,这将是烟花产业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烟花虽美,但安全更重要。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既安全又精彩的烟花表演。”这或许正是烟花产业未来发展的最佳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