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款引发的家庭纷争,如何用亲情化解?
征地款引发的家庭纷争,如何用亲情化解?
“妈,这钱是咱们家的地被征用后,政府给的补偿款,一共75万元,咱们得好好商量一下怎么分配。”小董站在母亲的病床前,手里拿着一张银行卡,语气沉重地说。
“这钱是我和你爸辛辛苦苦种地攒下的,凭什么要分给那几个不孝的哥哥姐姐?”母亲躺在床上,声音虽然微弱,但语气坚决。
这是发生在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的一幕。老董去世后,他名下的土地被政府征收,获得了75万元的补偿款。这笔钱的分配问题,让这个原本和睦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纷争。
征地款分配:法律怎么说?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征地补偿款主要包括三部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其中,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安置补助费则需要专款专用,用于安置被征地农民。
具体到老董家的情况,由于土地是家庭承包经营的,因此,土地补偿费应该在家庭成员间合理分配。而安置补助费则应该用于被征地农民的安置,不能挪作他用。
亲情与利益的较量
然而,当75万元的补偿款摆在面前时,亲情似乎变得脆弱起来。大哥认为自己作为长子,应该多分一些;二姐则表示自己多年来照顾父母,也应该多得一些;小董则坚持认为应该平均分配。
“这钱是我和你爸辛辛苦苦种地攒下的,凭什么要分给那几个不孝的哥哥姐姐?”母亲的话,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凝重。
如何化解家庭纷争?
面对这样的家庭纠纷,调解员小王提出了几点建议:
充分沟通:家庭成员间应该坐下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倾听对方的意见,寻找共识点。
法律咨询:在分配方案上,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分配方案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因分配不当引发新的纠纷。
亲情为重:在处理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重视亲情。毕竟,钱是身外之物,亲情才是永恒的。
第三方调解:如果家庭内部难以达成一致,可以寻求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机构的帮助,借助中立力量进行调解。
亲情的力量
在调解过程中,小王发现了一个关键点:母亲之所以坚持不让分配,主要是因为对其他子女的不信任。于是,他决定从亲情入手,帮助家庭成员重新建立信任。
“妈,您还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去田里干活的情景吗?那时候,大哥总是帮您挑最重的担子,二姐总是帮您做饭,我们一家人多么和睦啊。”小王的话,让母亲的眼角泛起了泪花。
“是啊,那时候我们家虽然穷,但一家人在一起,心里总是暖暖的。”母亲的声音虽然微弱,但语气却变得柔和起来。
看到母亲的态度有所松动,小王趁热打铁:“妈,现在我们家条件好了,更应该珍惜这份亲情。这笔钱,不如就按照法律规定,平均分配给每个子女。这样,既符合法律要求,又能体现公平,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的亲情延续下去。”
最终,在小王的耐心调解下,母亲同意了平均分配的方案。大哥和二姐也表示,会更加关心母亲,尽到赡养义务。
结语
征地款分配引发的家庭纠纷,表面上是利益之争,实则是亲情的考验。在处理这类纠纷时,我们既要尊重法律,又要重视亲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纠纷,让家庭重归和睦。
正如调解员小王所说:“钱是身外之物,亲情才是永恒的。在处理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重视亲情。毕竟,一个和睦的家庭,才是我们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