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养殖如何改变生猪产业?
智能化养殖如何改变生猪产业?
智能化养殖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生猪养殖业。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系统,养殖场能够实现精准管理与监控,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智能化养殖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养殖将继续为生猪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具体应用
智能化养殖技术在生猪产业中的应用涵盖了多个关键环节,包括环境监测、健康管理、生物安全防控、育种、营养管理以及疫病防控等。
环境监测与健康管理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猪舍内的温度、湿度、氨气和氧气浓度等环境参数,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还通过节能减排技术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实现了废气减少和能耗节约,确保了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都能获得适宜的温度条件,优化了养殖效率和猪只健康。
智能平台还可以根据生猪的行为和健康状况,自动调整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和不必要的应激反应。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升生猪的健康水平,还能改善肉质,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生物安全防控
在生物安全防控方面,智能养殖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以非洲猪瘟防控为例,通过创新的“铁桶猪场”模式,采用先进的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全面升级。这种模式将猪场划分为8大“防非”空间,通过软硬件云边端一体化,解决人员、物资(食材)、车辆等的防控难题,提升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实现生物安全防控流程化、标准化、可视化、规范化,人车物100%洗消合格,保障猪场生物资产安全。
育种与营养管理
在育种领域,智能化技术彻底革新了传统育种方式。通过全面采集猪只成长数据,结合先进算法和智能管理系统,解决了数据获取难题,提升了评估准确性,显著提高育种效率,为每头商品猪增加了经济价值,实现了评估准确性15%以上的提升,引领生猪育种进入数字智能化的新时代。
在营养管理方面,智能养殖实现了精准饲喂。通过AI图像识别、智能测膘、精准称重系统、智能营养算法等技术,实现母猪采食意向智能判断和膘情的个体管理。在600头母猪猪场的案例中,每头母猪每年增加收益1281元,只需要2.7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有效减少了饲料浪费,降低了母猪异常淘汰率,实现了养殖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生产效率的显著提升。
疫病防控
智能养殖技术还显著提升了疫病防控能力。通过集成机器视觉、测距、红外等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对母猪行为特征的实时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该方案能够精准判断母猪的发情状态,并24小时不间断地监测,智能推送最佳配种时间,显著提升了配种受孕率,同时减少了断配率并提升了窝产活仔数,极大提高了查情配种的效率和成功率。
智能养殖带来的变革
智能化养殖技术的应用带来了多方面的变革:
提升生产效率:自动化监测和管理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化资源利用:精准的环境监测和健康管理避免了资源浪费,降低了运营成本。
改善动物福利:舒适的生长环境和健康管理提高了猪只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增强市场竞争力:高质量的产品和稳定的供应能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推动产业升级:从传统粗放式养殖向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实际应用案例
智能化养殖技术已经在多个地区和企业得到实际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东省的智能化养殖实践
广东省是畜禽养殖和消费大省。2023年全省肉类总产量达507.5万吨,全国排名第六;生猪出栏3794.0万头,全国排名第七。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83.1%,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介绍,广东畜禽产品种类众多,技术和人才优势明显,凭借这些优势在推动育种、养殖、屠宰、疫病防控、环境控制、行业监管等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特别是在种猪智能选育、生猪精准饲喂、母猪智能查情、生产环境调控和全产业链数据溯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大幅提高了养殖水平与生产效率。
广西智慧监管平台
广西打造的“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是一个典型的智能化养殖应用案例。该平台覆盖了广西14个地级市、116个县区、1226个乡镇,监管人员注册使用人数超过4700人,实现在线实时管理养殖场超4.4万家(其中猪场超2.6万家)。智慧监管平台通过“数据监管模式”,在助推畜牧行业管理多层面提质增效的同时,畜牧养殖业公共数据的价值也得以实现。目前广西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公共数据,解决了传统生猪资产不能抵押的问题,生猪活体抵押贷惠民金融服务已实现惠民放款额超过2.6亿元,累计解决10多万头母猪及200多万头肉猪采购生产物资资金短缺的难题。畜牧兽医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在福建省、四川省等部分地区得到认可和应用。
巨星农牧的数智化转型
巨星农牧作为行业领先企业,积极推进数智化养殖平台建设。公司围绕基因遗传、精准营养、生物安全及环境控制等前沿技术开展创新性实践,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人力成本降低和生产管理效率提升。巨星农牧的战略清晰而坚定,旨在通过数字智能化建设,实现降低成本、高效生产的目标,为公司带来长期的高质量发展。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智能化养殖技术带来了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技术投入成本高:智能化设备和系统的初期投入较大,对中小养殖户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专业人才短缺:智能化养殖需要具备相关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而目前这类人才相对短缺。
数据安全与隐私:大量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带来了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
农民接受度:部分养殖户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高,需要时间来适应和学习。
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养殖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智能化养殖将更加普及。同时,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此外,智能化养殖还将推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追溯和管理,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猪肉产品。
智能化养殖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生猪养殖业。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系统,养殖场能够实现精准管理与监控,提升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此外,智能化养殖还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这些变化不仅推动了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养殖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养殖将继续为生猪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