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大火:政客互撕与社会反思
洛杉矶大火:政客互撕与社会反思
2025年1月,美国洛杉矶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山火浩劫。截至1月28日,这场持续了近三周的大火已造成至少28人死亡、22人受伤、31人失踪,超过1.7万栋建筑被毁。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场灾难不仅引发了当地居民的恐慌和社会资源的紧张,还成为了美国政客们互相指责的战场。
政客互撕:党派之争凌驾于救灾之上
1月12日,共和党籍的候任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将矛头直指民主党人:“洛杉矶大火仍在肆虐。不称职的政客根本不知道如何灭火。数以千计的豪宅已经消失,还有更多很快就会消失。到处都是死亡。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他们就是无法扑灭大火,他们出了什么问题?”
此前,特朗普已连续猛烈批评现任总统拜登、加州州长纽森以及洛杉矶市长巴斯等民主党人,甚至要求纽森因山火失控辞职。值得注意的是,加州作为民主党大票仓,一直是特朗普未能攻克的“堡垒”,而纽森更是被视为下届总统选举中民主党热门人选之一。
面对共和党的猛烈攻击,民主党人自然不甘示弱。纽森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节目中回应称,特朗普在散布虚假信息,并表示自己“本着张开双手而不是紧握拳头的精神”邀请特朗普视察灾区,但至今未收到回应。他还指出,如果特朗普真的停止援助加州救灾,将直接威胁到正在抗火第一线的应急人员。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局长迪妮·克里斯韦尔也呼吁不要将这场灾难政治化,强调不论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都应共同面对这场灾难。然而,在党派利益面前,这样的呼声显得格外无力。
网友热议:政府失能与基础设施落后
这场大火不仅引发了政客们的口水战,更激起了社会各界对美国政府能力的质疑。在台湾地区,岛内媒体对这场灾难进行了密集报道,标题如“洛杉矶野火失控狂烧”“如遭轰炸 史上最惨”“末日大火”等充斥屏幕和版面。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这场灾难暴露了美国政府的失能失灵。TVBS等多家媒体聚焦美国媒体记者亲身经历的“消防栓里竟然没有水”的离谱状况,感叹“这场灾难大火不知还要烧多久”。岛内媒体人谢寒冰评论说,美国的基础建设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地步,只能应付一般的灾难,遇到超过原先设计标准的灾难就束手无策。
救灾系统的混乱同样引发广泛批评。联合新闻网援引《国家地理》摄影师的见闻指出,“一座街区已经烧成火海,但现场却不见一辆消防车”。中时新闻网报道称,美国媒体某个采访团队赶到现场后,数小时内没有看到任何官方应对措施,反倒是民众在设法自行维持秩序。
洛杉矶市长巴斯的表现更是引发众怒。她不仅在事发前不顾“极端气候条件”警告出访非洲,回国后面对记者提问时也一言不发、快步离开。当地消防局长坦言火势控制不住,被批“双手一摊,好像没有任何责任”。
更令人深思的是,这场发生在经济最发达、富人聚集地区的灾难,暴露了美国社会的深层问题。有岛内评论认为,美国的联邦制导致各州自扫门前雪,很难形成合力,即便加州的火烧成这样周边的州仍然袖手旁观,军队也不介入,令人匪夷所思。
深层原因:预警失效与政治正确
这场灾难背后,是美国政府在多个层面的失职。首先,政府的预警系统出现了严重问题。9日晚上,全洛杉矶郡960万居民都收到错误的撤离警告短信,许多人隔天又收到好几封。官员表示,误发警告的原因可能是信号塔受到大火影响,并坦承该疏失严重破坏公众信任,可能导致民众忽视日后的准确警报。
在这种情况下,一款名为Watch Duty的私人应用程序意外走红。该应用程序由一间非营利组织经营,背后有200名志愿者和15名全职员工,包含退休消防员和调度员。该团队会监听应急响应人员的无线电广播,在应用程序地图上实时更新资讯,以不同颜色标示三个危险等级。山火爆发以来,该应用程序已新增200万次下载,当周有1400万名不重复用户。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的基础设施已明显落后于时代。森林里堆满了枯木和杂草,成为大火的温床。而加州的房屋保险市场也已接近崩溃,几乎没有保险公司愿意进入这个市场,因为频繁的火灾让它们望而却步。
更令人深思的是,政治正确和党派斗争正在阻碍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加州州长纽森的团队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剧本:一边对火灾问题避重就轻,一边喊着环保的口号,把任何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都挡在门外。说到底,他们真正关心的不是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而是怎么搞选票、维持自己的权力。
这场洛杉矶大火,不仅是一场自然灾难,更是一面镜子,折射出美国在社会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响应机制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正如一位岛内媒体人所说:“洛杉矶这场山火的惨状,身边很多人对美国‘祛魅’了。”这场大火,或许将成为美国反思自身制度与治理能力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