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保护的创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湿地生态保护的创新实践

引用
携程旅行网
6
来源
1.
http://you.ctrip.com/food/hangzhou14/21397558-hotels.html
2.
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02/26/WS65dc4d53a3109f7860dd2fb5.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27A07QST00
4.
http://paper.ce.cn/pad/content/202408/06/content_298918.html
5.
https://www.engineering.org.cn/sscae/CN/10.15302/J-SSCAE-2024.06.024
6.
https://www.jinantimes.com.cn/news-7-5011070.html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代诗人陆游的这句诗,描绘了黄河蜿蜒三万里,最终向东汇入大海的壮阔景象。千百年来,这条母亲河携带着黄土高原的泥沙,奔流而下,塑造出独特的三角洲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然而,这片曾经令诗人赞叹的壮丽河海交汇之地,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土壤盐碱化、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等问题,威胁着这片生态系统的健康。面对这些挑战,山东东营市垦利区积极探索湿地生态保护和盐碱地治理,为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注入新的生机与希望。

01

兴隆湿地:候鸟的安居之所

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区,兴隆省级湿地公园犹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黄河入海口的湿地带上。这里通过多项保护措施,已成为水鸟繁殖、停歇和越冬的乐园,更是候鸟迁飞通道上的重要驿站。

近年来,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目前保护区内已记录到鸟类374种,其中包括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濒危物种。仅东方白鹳幼鸟数量,近年来累计已超过3000只。

湿地公园的保护工作不仅限于鸟类。通过退塘还河、退耕还湿等措施,湿地生态系统得到全面恢复。目前,湿地公园已修复湿地面积35.5万亩,修复恢复盐地碱蓬5万余亩。这些努力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02

“蓝碳行动”:创新生态修复模式

黄河三角洲地区正在推进一项名为“蓝碳行动”的创新性生态修复计划。蓝碳,指的是海洋和沿海生态系统吸收和储存的碳。黄河三角洲拥有约157.10平方千米的滨海盐沼,主要植被包括柽柳、芦苇和盐地碱蓬。这些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碳,还具有极高的固碳效率。

据初步计算,该区域的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碳储量已达44万余吨,年均碳汇能力超过3万吨。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黄河三角洲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黄河三角洲的蓝碳行动分为三个阶段:首先,通过保育牡蛎礁等关键生态系统,提升碳汇能力;其次,建设滨海生态产品保育基地,进一步丰富生物多样性;最终,形成陆海统筹的生态修复模式,为其他海岸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03

盐碱地治理:化挑战为机遇

作为环渤海滨海盐碱地的主要分布区,东营和滨州的盐碱地面积分别达到341万余亩和243万余亩。面对这一挑战,垦利区积极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模式。

治理思路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方面通过浇水除盐等方式降低土壤含盐量,让其尽量往正常土地靠拢;另一方面则通过杂交育种等方式提高作物对盐的耐受力,尽量打造超级庄稼。现实生活中这两招经常一块使,有团队在改造地块,也有团队在培植作物。

经过持续努力,目前小麦等有一定盐碱耐受度的作物已经可以在治理后的土地上生长。这一突破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当地农业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04

系统治理:构建生态屏障

东营市坚持系统治理理念,全方位推进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谋划,推动责任落实与制度创新齐头并进。先后制定修改了《湿地城市建设条例》《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等6部生态保护类法规,形成了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完整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立法体系。

在具体实践中,东营市创新推行“河湖长+生态警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四长联动依法护河新模式,构建生态环境一体化监管指挥体系。针对黄河滩区尾水处理难题,构建“生态沟渠+表流湿地+生态净化塘”治水新模式,着力解决滩区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同时,东营市还积极探索“化肥减量+农药减量+有机肥试点”种植新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农药化肥污染。通过这些综合措施,黄河入海口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05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东营市始终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目标,坚持将美丽河湖建设与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同推进。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据统计,2021年以来,黄河利津水文站、丁字路口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黄河入海的丁字路口断面总氮连续三年实现削减,2023年均总氮浓度达3.04mg/L,同比改善10.32%。黄河刀鱼(刀鲚)消失30年后重新出现,10余只国家濒危二级野生水生保护动物江豚近年来首次成群出现在黄河入海口。

从陆游笔下的壮阔河海,到今天的世界海洋日,人类对海洋的认知不断深化。海洋的健康关乎地球的未来,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现在是各国政府、企业、投资者、科学家和社区齐心协力保护海洋的时候了。”让我们携手行动,为这片蔚蓝的家园注入新的生机与希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