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刺卡喉?这些急救误区你还在用吗?
鱼刺卡喉?这些急救误区你还在用吗?
“医生,我感觉喉咙里有鱼刺,已经持续了一个月了。”16岁的小叶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经过CT检查发现,一根约10mm长的鱼刺竟然完全扎入了她的扁桃体中。由于处理不当,这根鱼刺在她体内“潜伏”了一个月,险些导致扁桃体被切除。
鱼刺卡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很多人会采用喝醋、吃馒头等土办法来解决。然而,这些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伤害。正确的做法是在停止进食后尝试轻咳或使用镊子取出浅表鱼刺,若无法自行处理应及时就医。专家提醒,不要忽视鱼刺卡喉的危害,以免引发严重并发症。
这些急救误区,你还在用吗?
当鱼刺卡喉时,很多人会想起一些“土办法”,比如喝醋、吞饭团、催吐等。然而,这些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
喝醋:醋确实有一定的软化鱼刺的作用,但效果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醋的酸性可能会刺激已经受损的咽喉黏膜,导致伤口扩大,疼痛加剧。
吞饭团:用饭团或馒头等食物试图将鱼刺“压下去”是非常危险的。这样做可能会将鱼刺推得更深,甚至刺破食道,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催吐:剧烈的呕吐动作可能会导致鱼刺刺入更深,增加取出的难度。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这种方法还可能导致窒息。
正确处理方法
自救措施
如果鱼刺卡喉,首先应该停止进食,避免进一步刺激咽喉。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轻咳:轻轻咳嗽有时可以帮助排出浅表的鱼刺。但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检查口腔: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用汤匙柄轻轻压住舌头,观察扁桃体和咽后壁是否有鱼刺。如果能看到且位置较浅,可以用干净的镊子小心取出。
就医处理
如果自救无效,或者感觉鱼刺位置较深,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以下步骤:
口腔检查:医生会使用压舌板检查扁桃体、咽侧等容易藏鱼刺的部位。
内窥镜检查:如果口腔检查未发现鱼刺,医生会使用内窥镜检查更深的咽喉部位。
CT检查:对于位置隐蔽的鱼刺,可能需要通过CT扫描来精确定位。
专业取出:在确定鱼刺位置后,医生会在内窥镜辅助下使用专业工具将其取出。如果鱼刺已经深入组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鱼刺卡喉?
选择合适的鱼种:在购买鱼肉时,尽量挑选刺少、肉质细腻的鱼,例如鲈鱼或鳕鱼。
谨慎烹饪:通过炖煮等方式将鱼肉做得更加软烂,或者选择去骨鱼片,减少鱼刺的威胁。
细嚼慢咽:吃鱼时不要大口吞咽,细嚼慢咽才能有效避免鱼刺混入食物中。
学习挑刺技巧:用筷子轻轻拨开鱼肉,检查是否有小刺可避免后续的困扰。
关心特殊人群:对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剔除鱼刺后再让他们食用,确保安全。
鱼刺卡喉虽然常见,但处理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不仅能减轻痛苦,还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记住,当遇到鱼刺卡喉时,最明智的选择是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