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专家推荐:四步骤摆脱坏心情
中科院专家推荐:四步骤摆脱坏心情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推荐了一套科学的情绪调节方法,这套方法源自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并非直接由事件本身(A)引起,而是由我们对事件的信念和评价(B)所决定。基于这一理论,艾利斯提出了一个四步骤法,帮助人们有效摆脱坏心情。
情绪ABC理论:理解情绪的产生机制
在情绪ABC理论中,A代表Activating Event(激发事件),B代表Belief(信念),C代表Consequence(后果)。这一理论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同样的事件A,由于不同的信念B,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后果C。
例如,两个人同时在工作中遇到挫折:
- 一个人可能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困难,我可以从中学习”,于是他保持积极态度,继续努力。
- 另一个人则可能认为“我永远都做不好,我是个失败者”,这种消极信念导致他陷入沮丧和自责。
四步骤法:摆脱坏心情的科学方法
第一步:识别情绪
当我们感到不开心时,首先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识别和接纳这种情绪。尝试给自己一些时间,静下心来问自己:“我现在感觉如何?是愤怒、悲伤还是焦虑?”准确地识别情绪是调节情绪的第一步。
第二步:分析信念
识别情绪后,接下来要分析背后隐藏的信念。艾利斯指出,不合理信念通常具有三个特征:
- 绝对化要求:认为某事必须发生或不发生
- 过分概括:以偏概全,用个别事件定义整体
- 糟糕至极:认为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无法承受
例如,当你因为一次工作失误而自责时,可能持有这样的信念:“我必须完美无缺,否则我就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这种绝对化的要求和过分概括的思维模式,正是导致你情绪低落的根源。
第三步:寻找替代方案
意识到不合理信念后,接下来要寻找更合理的认知方式。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用“我希望”代替“我必须”
- 用“有时候”代替“总是”
- 用“这很遗憾,但不是世界末日”代替“这太糟糕了”
通过调整认知,我们可以逐渐建立更健康、更理性的信念体系。
第四步:总结与实践
最后,将新的认知方式转化为习惯。每当遇到类似情况时,提醒自己运用这套方法。通过反复练习,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情绪挑战。
实用技巧补充
除了四步骤法,还有一些实用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情绪:
物理分割法:当你感到愤怒或焦虑时,先离开现场,进行深呼吸或短暂散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被某件事情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12秒,过了这段时间人会恢复往日的平静。
正念训练:研究表明,正念训练能通过改善认知重评,调节负面情绪。你可以尝试每天花10分钟进行正念冥想,专注于当下的感受,不加评判地接受它们。
感恩记录:每天记录三件好事,哪怕是很小的快乐。这种练习能帮助我们培养积极心态,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
记住,情绪调节是一个需要长期练习的过程。通过持续的努力,我们可以逐渐掌握管理情绪的能力,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中科院专家推荐的这套四步骤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实用的工具,让我们在面对情绪困扰时,能够更加从容和智慧地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