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1%,储户利息收入缩水
四大行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1%,储户利息收入缩水
2024年10月18日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银行同步下调活期存款利率至0.1%。这是继2024年7月四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的又一次重要调整,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进入新的历史低位。
利率大幅下调,储户收益缩水
此次调整前,四大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15%,而调整后降至0.1%,降幅达0.05个百分点。虽然看似降幅不大,但对储户的实际收益影响不容忽视。
以100万元活期存款为例,调整前一年的利息收入为1500元(100万×0.15%),而调整后一年的利息收入降至1000元(100万×0.1%),减少了500元。对于大额存款者来说,这种利息收入的减少将更加明显。
政策背景: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
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并非偶然,而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的必然结果。2024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7%下调至1.5%,这一政策利率的下调直接带动了此次存款利率的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预计10月21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会下行0.2个至0.25个百分点。这表明,央行政策利率的下调将通过市场机制传导至存贷款利率,实现利率体系的全面联动。
商业银行经营压力驱动
除了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压力也是推动此次利率下调的重要因素。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54%,处于历史低位。在贷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银行需要通过降低负债成本来维持合理的息差水平,确保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此次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对稳定净息差形成支撑。这表明,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调整机制正在有效发挥作用,商业银行的市场化定价能力进一步增强。
未来展望:利率或将继续下行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此次利率下调可能只是开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随着我国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未来存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存款利率呈现长期下行趋势是必然的。这要求储户需要重新审视资产配置策略,寻找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此次四大行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1%,不仅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里程碑,也反映了当前经济形势下银行体系的经营压力。对于广大储户而言,这既是对个人理财能力的考验,也是优化资产配置的契机。在低利率时代,如何在保障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资产增值,将成为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