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低落还是抑郁症?教你快速识别和应对
情绪低落还是抑郁症?教你快速识别和应对
为什么需要区分情绪低落和抑郁症?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感到心情低落。这种情绪低落与抑郁症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抑郁症?这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情绪低落和抑郁症有什么不同?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司天梅教授指出,抑郁情绪是一种正常情绪,在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出现,会随着时间及环境诱因的消失等因素很快消散,但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到医院进行筛查、诊断和治疗。
具体来说,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持续时间:情绪低落通常由特定事件触发,随时间推移和环境变化会逐渐缓解;而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则持续存在,一般超过两周以上。
严重程度:情绪低落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而抑郁症会导致显著的功能受损,甚至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
症状表现:
- 情绪方面:抑郁症常伴随自责、失败感等复杂情绪,而不仅仅是悲伤。
- 认知方面:可能有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无望感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自杀倾向。
- 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性欲减退及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抑郁症?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精神卫生科卢梅医生推荐使用“三六九”法快速识别抑郁症:
“三”指抑郁症的三个核心症状群:
- 心境低落:个体主观感受和(或)他人观察到的明显持久的情绪低落和抑郁悲观。终日愁眉苦脸、忧心忡忡。
- 兴趣下降:个体对过去喜爱的活动或者事物丧失兴趣或兴趣下降,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劲,即便勉强去做也体会不到以前愉快的感觉。
- 快感缺失:个体体验快乐的能力下降,不能从日常从事的活动中体验到乐趣。
“六”指抑郁症六个心理学症状:
- 思维迟缓:经常感觉脑子反应迟钝,思维联想速度减慢。
- 无精力:整日疲乏无力、没有精神。
- 无助感:虽然家人朋友很关心,但是自己仍感觉孤单无助、看不到希望。
- 无价值感: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是家人的“拖累”和“包袱”,因此产生消极想法。
- 无望感:感觉前途没有希望,生活黯淡无光、甚至因此产生消极想法。
- 无信心:干任何事情都没有信心,变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九”指抑郁症九个生物学症状
- 早醒:比预期醒来的时间提早1个小时以上,且醒后难以再次入睡。
- 睡眠过多:表现为整日卧床、昏昏沉沉,每日睡眠时间大于10小时以上,睡眠结束后仍感觉头脑不清醒。
- 睡眠感缺失:失去了睡着的感觉,家人反馈,个体不但睡着甚至还打“呼噜”,但个体自感自己整日未眠。
- 进食紊乱:食欲下降、进食时味同嚼蜡或者出现与食欲下降相反的食欲亢进。
- 体重减轻:大部分患者伴有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
- 性功能丧失:很多个体存在性欲的减退乃至完全丧失。
- 女性闭经:女性个体出现月经紊乱、闭经等症状。
- 慢性疼痛:自己感觉身体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甚至出现全身游走性疼痛不适,但是进行相关检查均未有阳性发现。
- 晨重暮轻规律:自己感觉一天当中早晨情绪最差,下午慢慢转好。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且持续两周以上,建议您及时到精神卫生科就诊,寻求专业人员为您提供帮助,早日解除痛苦。
抑郁症的治疗方案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抑郁症的治疗目标,是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社会功能恢复(比如学生回到校园,职业人员回到职场)。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还是以药物为主,辅以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患者的自我调整。其中,药物治疗包括化学药物、少量的中成药。”司天梅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后期,精神疾病的治疗药物开始出现,它通过调节人体大脑中一些情绪类神经递质来改善情绪,从此,抑郁症治疗进入到化学治疗时代。历经50年的发展,抗抑郁药物更新迭代,国内抗抑郁药物从最早的中医药治疗,发展到现代利用医药技术研发的新型抗抑郁药。目前临床常用于治疗的药物,均已国产化,治疗成本明显降低,逐渐成为抑郁症治疗的主要方式。
抑郁症的治疗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 急性期治疗。治疗时长大概是6周到8周,目的是让患者严重的抑郁症状能够尽快得到缓解。
- 巩固期治疗。患者继续服用药物至少3至9个月,患者可以做一些自我调整,适当参加社会活动,避免症状复发。
- 维持期治疗。个体化治疗期间,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以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抑郁症的发病率
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田懋一教授团队研究显示,至2021年,中国抑郁症人数达到5310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10万人2875.7人,重度抑郁症和心境恶劣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分别为1426.5人和1485人。焦虑症患者估计达到5310万人,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10万人3481.7人。
从1990年至2021年,抑郁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下降6.4%,主要是由于重度抑郁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下降了12.1%。心境恶劣和焦虑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没有显著变化。
但即使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保持稳定或发生显著下降,抑郁症、重度抑郁症、心境恶劣和焦虑症的患者人数都有显著的增加,分别增加54%、38.3%、73.2%和31.2%。并且,2019年至2021年,心境恶劣和焦虑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均出现显著增长,焦虑症患者人数在此期间增加了14.3%,几乎占据了1990年起增加患者人数的一半。
如何预防和应对抑郁症?
- 运动宣泄:通过跑步、健身操等活动释放压力,改善心情。
- 转移注意力:培养兴趣爱好,如阅读、看电影或户外活动,以分散负面情绪。
- 呼吸放松法:深呼吸练习有助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 积极自我暗示:用正面语言鼓励自己,避免消极思维。
- 寻求支持:与朋友倾诉或向专业人士求助,获取情感支持。
如果情绪问题持续且严重影响生活,建议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治疗。
抑郁症并非小事,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记住,抑郁症是可治疗的疾病,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重返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