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三十年·发现崂山美】崂山风景区:山海诗意共远方
【对话三十年·发现崂山美】崂山风景区:山海诗意共远方
2024年是崂山区建区30周年。作为崂山区四大主导产业,崂山文旅产业不断“强特色、创一流”,锚定“打造崂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片区,山海特色的世界旅游度假目的地”两大目标,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书写了大美崂山亮丽的时代新篇。“文旅崂山”策划推出的《对话三十年·发现崂山美》系列专题报道,通过探访崂山文旅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共同发现崂山美、感受崂山美。
本期专题聚焦:“崂山风景名胜区”
一山镇海,万象归怀。
在地理的版图上,崂山雄歭黄海之滨,是中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上最高峰,山海奇秀,造化钟毓,享“海上名山第一”美誉。
图 崂山特约摄影师王华
在文化的版图上,崂山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传统文化流脉千年,地域文化丰富多元。
在旅游业改革开放的版图上,1979年邓小平视察崂山,掀开了崂山旅游大发展的序幕,奠定了崂山中国当代旅游业风向标的历史地位。
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版图上,崂山是青岛旅游资源精华集聚地和主阵地、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窗口,崂山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文旅产业的龙头和脊梁。
几代人接续奋斗,一次次历史性跨越,“文化崂山、魅力山海”品牌远扬,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令人向往,新时代的“崂山故事”精彩响亮。
“崂山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
1979年,中国吹响改革开放号角的第二个年头,邓小平视察青岛,游览了崂山太清宫。当时正是凌霄花盛开的季节,邓小平一直站在树下仰面观看,并指示说:“这个地方很好,单凭这么几棵大的古树,就可招引很多的人,有条件安排开放,发展旅游事业。目前崂山这个状况,搞旅游显然不够条件,尤其是连道路还没修好,崂山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邓小平关于崂山旅游的设想和要求引起当时山东省、青岛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崂山对外开放、发展旅游的先声,一直影响着崂山的开发和建设,不仅为崂山旅游指明了方向,也为青岛的发展增添了巨大动力。
1982年,崂山被国务院首批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崂山开始真正走出封闭,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迎接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崂山风景区成为了青岛旅游业的风向标。
1994年,崂山区成立,风景区和金融城、科技城一起成为崂山区的三大战略平台,崂山风景区掀开了崭新的发展篇章。随着崂山风景区历史上最大的开发建设项目——巨峰游览区的开发建成,不仅一举开启了“问鼎”崂山之旅,也首次实现了崂山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充分融合和展现,丰富崂山的旅游内涵,拓展崭新的发展空间,推动崂山旅游步入新境界,“海上名山第一”的壮美画卷徐徐展开。从2006年起,崂山风景区以争创国家5A景区为突破口,全方位提升景区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景区的满意率和美誉度不断提升,2011年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岛自此拥有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图 崂山特约摄影师刘明元
崂山风景区集纳了青岛旅游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精华,是青岛旅游的金字招牌、崂山区文旅产业的支柱和产业龙头,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崂山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握时代大势、置身省市全局谋划风景区的发展,一以贯之打造包括文化旅游在内的四大主导产业,推动风景区建设高质量发展。
绿色是崂山最美的底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崂山风景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层层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扎实推进生态保护工作稳步向前,不断擦亮景区生态底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崂山,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全国首批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中国最美绿色休闲旅游目的地,是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文明旅游先进单位。
图摄影师崔超
近年来,崂山风景区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时代主题和旅游业发展新特点,立足文化、自然、生态、景社多重叠加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大崂山”理念重塑旅游格局。
图 崂山特约摄影师刘明元
2022年,崂山风景区迎来了勇担时代使命、加快产业提档升级、厚植发展优势的关键时期。10月24日,崂山区召开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会上发布了《崂山风景区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方案锚定“一年打基础、两年提水平、三年大跃升”,通过实施“八大攻坚行动”即:基础设施提质攻坚行动、市场秩序优化攻坚行动、智慧景区增效攻坚行动、文化品质突破攻坚行动、旅游业态创新攻坚行动、生态环境强基攻坚行动、文明服务创优攻坚行动、旅游安全固本攻坚行动,突出高点定位,做好一流的景区配套,创新推出一流的运营模式,精细策划一流的旅游拳头产品,推动景区旅游品质实现全面跃升。11月25日,崂山区召开崂山风景区发展工作会议。大会明确了崂山风景区发展方向,锚定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目标,落实“高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片区”决策部署,彰显“文化崂山 魅力山海”内涵,坚定不移地走好文旅融合之路、创新创意之路、科技赋能之路、品质引领之路和全域统筹之路。
文化之美点亮魅力山海
文化是崂山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崂山风景区锚定高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片区,推动崂山文化“双创”新发展,构建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的目的地文化旅游服务体系,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崂山样板”。
强化顶层设计,系统梳理历史文化脉络,高标准制定风景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片区总体策划及行动方案。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开展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可行性研究。出版《崂山文化研究丛书》,举办崂山论道等文化活动,编配古曲《崂山道韵》,拍摄《崂山道士》《崂山传奇》等影视作品20余部,其中《崂山传奇》入选全国优秀国产纪录片。
精心保护传承非遗文化,激活文化价值,赋能崂山旅游发展。推动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崂山螳螂拳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入挖掘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培育特色节会,推出文化体验线路,2024“展非遗之韵 迎崂山之春”首届华严市集暨新春民俗文化活动以非遗文创展销、非遗项目展演、游戏互动体验和网红拍照打卡等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活动,赢得市民和游客喜爱,“华严市集”文化品牌一炮打响。
图 崂山融媒
以创新创意让优秀传统文化 “活”起来,提升文化创造力。深入挖掘崂山山海文化、儒释道文化、“一带一路”文化、农渔文化、红色文化等传统文化,借助VR、AR、全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崂山文化展示中心等一批特色文化展示区,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时尚呈现,把崂山文化打造成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的文旅IP。
推动文明互鉴,当好文化交流窗口和桥梁。崂山是一座文化名山,1600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探险者高僧法显西行、归国,在崂山登陆,将“一带一路”交会到了青岛。改革开放中,崂山是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跨山越海,走向世界各地,南非、迪拜、日韩……足迹所到,展文化形象,传递开放发展强音;世界各国来青考察、文化交流,也登临山崂山,感受中国山海壮阔、文化绵长,城市发展活力,百姓生活美好。崂山的国际形象和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境外游客,走进崂山爱上崂山。
近两年,以青岛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围绕风景区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聚焦强基础设施、补短板弱项、增精品亮点、塑崭新形象,持续提升景区品质化、精细化、特色化、国际化水平,推进景区旅游品质提升,市民游客身边的旅游基础设施、景区环境越变越美,成为网红打卡地。有着“最美滨海旅游风景道”之称的滨海人行步道一经建成投用,立即成为吸引市民游客争相观光体验的“网红路”。
“文旅+”绘出时代气韵新画卷
崂山的美从来不止山海之间。蜿蜒海岸的山海奇观,千年文脉的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的丰富多元,美丽乡村的烟火诗意……崂山风景区以“文旅+”为丹青妙笔,全域推进景社、治理、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和合共美,绘出了风景区山海诗意共远方的文旅新图景。
——景社融,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树样板。
2023年,崂山风景区 “以旅促农,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案例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
崂山风景区是崂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风景区以推动乡村振兴为战略使命,充分发挥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坚持农村景观化、产业融合化、全域景区化同步推进,着力完善政策机制,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居民增收,推动景区社区融合发展。在服务当地居民就业、打造美丽乡村、培育民宿等新业态、发展农事采摘体验等休闲农业,做响特色节庆、做亮特色乡村、拉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等方面创新作为,打造了“仙居崂山”主题民宿等一批富有传统渔家风情和崂山民俗文化特色的文旅新项目、业态新名片。
——治理融,“1355”织密护航网。
崂山风景区创新提出建设“1355”景区治理共同体,以党建引领建设综合治理工作站;建立联席会议、联合执法、民主协商三项机制;实现景警、景政、景街、景村、景商五个联动;实施旅游秩序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五大行动,推动景区治理一体化、旅游服务提品质。
——新质融,“智慧景区”走在前。
崂山风景区建成了全域覆盖、全网售票、全景展示的智慧旅游系统,实现“刷脸入园”和“一部手机游崂山”,荣获全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示范点”和全国数字文旅先锋奖。“崂山风景区全网分时预约售检票系统智慧化实践”成功入选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运营典型案例,是青岛市唯一入选案例。2023年获评山东省智慧旅游样板景区、2023青岛智慧旅游样板景区,“智慧崂山”的打造和风景区“双地铁”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提升了市民游客的旅游体验。
——文旅融,以文化活动点亮新消费体验。
崂山风景区深入发掘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特色活动,丰富文旅体验,创新产品供给。2024年龙年新春,崂山风景区策划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龙年祈福上名山”成为春节旅游顶流,仅春节假期八天,风景区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同比增长80.5%,景区客流量、体验度实现双提升,特别是传统文化的新颖呈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打卡崂山、体验崂山。
“太平晓钟 福道崂山”作为青岛新年之旅的盛大开篇,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喜爱。“海誓山盟·爱在崂山”主题活动使巨峰成为年轻人爱情告白圣地,也让崂山“海誓山盟”婚恋旅游目的地形象深入人心。“望星崂山·浪漫相牵”崂山观星活动点亮崂山夜经济,崂山红叶节成为染醉九水的文旅盛宴……一个个创意新颖的特色项目,不断擦亮崂山文化底色,做足山海特色。
通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崂山风景区以全新的表达,打开年轻一代与崂山文化的情感通道,使崂山文旅新图景与时代气韵交相辉映,不断培育出新的产业增长点。
图 崂山特约摄影师刘明元
站在崂山区30周年新起点上,锚定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这一奋斗目标,高水平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片区,以深化文旅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旅游品质提升为抓手,秉承“一切皆可文旅、文旅赋能一切”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文旅+”战略,以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景区休闲化、度假化转型升级,书写大美崂山气韵生动的新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