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舌尖上的金华名片
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舌尖上的金华名片
2025年新春之际,浙江启动大型消费季活动,其中金华两头乌火腿作为地方特产的代表,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款承载千年历史的美食,不仅以其独特的风味征服了世人的味蕾,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金华乃至浙江的一张金名片。
金华两头乌:独特品种孕育非凡品质
金华两头乌是金华火腿的灵魂所在。这种源自浙江金华的地方猪种,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卓越的肉质而闻名。两头乌的特征十分鲜明:头部和臀部的毛色呈黑色,而中间体躯为白色,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特殊的基因不仅赋予了它美观的外观,更造就了其无与伦比的肉质。
两头乌猪肉质细嫩,肌理清晰,脂肪与瘦肉分布均匀,形成独特的“雪花肉”质感。这种猪肉的形态别具一格,肉质细嫩,肌理清晰,脂肪与瘦肉分布均匀,形成独特的“雪花肉”质感。无论是制成传统的金华火腿,还是简单地炖、蒸、炒,两头乌猪肉都能展现出其非凡的美味。
金华火腿:千年工艺铸就传世美味
金华火腿始于唐宋,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其制作工艺独特而考究,2008年更是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道的金华火腿,必须选用金华两头乌的猪后腿为原料,经过腌制、发酵等多道工序,历时数月方能制成。
金华火腿以色、香、味、形“四绝”驰名中外。其色泽红亮,香气浓郁,味道鲜美,形状美观,早在清朝就已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905年,在德国莱比锡万国博览会上,金华火腿更是荣获金奖,从此声名远扬,逐步畅销英美等地。
产业振兴:传统美食焕发新生机
近年来,金华市高度重视两头乌和火腿产业的发展。2023年,全市两头乌能繁母猪存栏6200余头、出栏6.7万头,同比分别增长28%和53%;火腿产量稳步提升,年生产火腿350万条,其中以金华两头乌为原料的金华火腿达3万条,同比分别增长33%和200%。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金华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专班,印发《金华两头乌和金华火腿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从良种繁育、产业链延伸到品牌营销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推进产业振兴。目前,金华已建成多个两头乌保种场和繁育中心,年提供优质种猪6000头、商品猪9000头。同时,金华还积极推进两头乌和火腿新品研发推广,创新产品如两头乌烤肠、两头乌包子等陆续出圈,深受市场欢迎。
金华两头乌和火腿,不仅是金华的美食名片,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这两张名片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以其独特魅力征服着更多人的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