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塞罕坝老英雄亮相春晚舞台,一曲《我的家》唱响生态文明赞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塞罕坝老英雄亮相春晚舞台,一曲《我的家》唱响生态文明赞歌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8%91%E7%9A%84%E5%AE%B6/65322593
2.
https://tv.cctv.com/2025/01/28/VIDEb2lKU5uAlSmm2Jm1xGRG250128.s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UP8E9F0550B6IS.html
4.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056921
5.
https://news.gmw.cn/2024-04/11/content_37256400.htm
6.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50128/b711c323021a477b9e2e2e98342f4cd0/c.html
7.
http://www.news.cn/20250128/36880972641644b1bdc290cd1d56e1ce/c.html
8.
http://www.news.cn/travel/20240614/a50241ed6f7e4d4e86d94cf5e1865b1a/c.html
9.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852678
10.
https://news.sina.cn/2025-01-28/detail-inehpyis9769752.d.html?vt=4&pos=108

1月28日晚,2025年央视春晚上,一首《我的家》唱响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当40多位生态文明建设者代表站在舞台中央,用质朴而深情的歌声诉说“我的家,到处都是绿的”,无数观众为之动容。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第一代女职工——陈彦娴。

时光倒流半个多世纪,塞罕坝还是一片荒漠。这里曾是皇家猎苑,辽金时期就有“千里松林”的美誉。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和战乱破坏,这片美丽的高岭逐渐变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之地。据统计,建国初期,塞罕坝一带已经彻底荒漠化,森林覆盖率仅为1.4%。

1962年,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青年,怀揣着绿色梦想,从全国各地来到塞罕坝。他们中包括140名大中专毕业生,陈彦娴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年轻人在零下40多度的严寒中,住马架子、喝雪水、啃窝头,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造林事业。

创业之路充满坎坷。前两年的造林成活率不足8%,但塞罕坝人没有放弃。他们改进育苗技术,创新植苗方法,终于在“马蹄坑”取得了突破性成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塞罕坝已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相当于为北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当陈彦娴和新一代生态文明建设者们共同唱响《我的家》,这不仅是对塞罕坝精神的传承,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正如一位观众在社交媒体上写道:“看着老英雄们站在舞台上,我仿佛看到了塞罕坝从荒漠变绿洲的奇迹,这是真正的中国故事,让人热泪盈眶。”

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从荒漠到绿洲,塞罕坝的故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它告诉我们,只要一代接着一代干,荒漠终将变成绿洲,梦想终将照进现实。正如歌曲《我的家》所唱:“我的家,到处都是绿的,这是我们的家,这是我们的家。”这不仅是塞罕坝人的骄傲,更是全体中国人的自豪。

在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塞罕坝老英雄陈彦娴和她的战友们用歌声传递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份来自塞罕坝的绿色答卷,必将激励更多人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