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只此青绿》: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创新演绎国潮舞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只此青绿》: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创新演绎国潮舞蹈

引用
中国科技网
9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4-10/16/content_243147.html
2.
https://tech.cnr.cn/techph/20250109/t20250109_527036116.shtml
3.
https://wenyi.gmw.cn/2024-10/12/content_37608662.htm
4.
https://www.alqsh.com/news/view/143175
5.
https://pages.iqiyi.com/p/zbs/news2024020302.html
6.
https://www.mct.gov.cn/whzx/zsdw/zgdfyyjtyxgs/202404/t20240428_952580.html
7.
https://qnzj.cyol.com/pc/content/202412/17/content_404264.html
8.
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5/html5/2024-10/12/content_143084_1377641.htm
9.
http://www.zglscm.com/info/1352/70526.htm

2024年央视春晚舞台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再次惊艳亮相,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表达方式,引发了全民热议。这部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01

科技创新:传统艺术的现代演绎

《只此青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新性的艺术表达方式。编导韩真曾表示,作品的创作灵感直接来源于《千里江山图》。整个舞蹈诗剧以“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等篇章为纲目,讲述了一位故宫青年研究员“穿越”回北宋,以“展卷人”视角,“窥”见画家王希孟创作《千里江山图》的故事。

在2024年春晚的演出中,XR(扩展现实)、全息扫描和AI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被巧妙运用,为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观赏体验。通过多角度的拍摄、蒙太奇的剪接、动画的制作以及特效手法的融入,演员的舞蹈与现实场景完美融合,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北宋,亲眼见证《千里江山图》的诞生过程。

这种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打破了传统舞台表演的局限,让观众能够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欣赏舞蹈之美。正如一位网友所说:“镜头非常具象,它具象到需要你的瞳孔有灵魂在此。”这种沉浸式的视觉享受,让观众在欣赏舞蹈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02

文化认同:国潮舞蹈的当代价值

《只此青绿》的成功,折射出的是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近年来,国潮舞蹈在各类晚会和综艺节目中频频出圈,从2005年的《千手观音》到2006年的《岁寒三友》,再到2008年的《飞天》,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激发了观众的文化自信和参与热情。

以《只此青绿》为例,其在2022年春晚首演后便在全国巡演中场场爆满,杭州站开票仅7分钟便售罄。这种现象级的受欢迎程度,充分说明了当代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正如编导周莉亚所说:“10年前如果看到街上有人穿汉服,会觉得很奇怪,但现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正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真正的越来越有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03

跨界融合: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只此青绿》的成功,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表达方式。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舞台剧,更是一部真正的舞蹈电影。它突破了传统舞台表演的局限,通过电影技术的运用,实现了舞蹈艺术的跨界创新。

在电影版《只此青绿》中,场景布置和使用的道具相比舞剧版,更接近现实,如石匠攀爬山崖凿石、“青绿”舞者在水上舞蹈、希孟在雪天跪于阶梯献画等,使观众在视觉上的“在场”与心理的“不在场”的对立中又统一在观赏的画面,让观众身心合一,有“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之感。虽身在电影院,眼睛却能看到“象外之象”,心神沉浸在电影营设的意境中。

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表达方式,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张晓明所说:“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一个巨大的IP资源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一直是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

04

文化传承: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输出”

《只此青绿》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更体现在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目前,该作品已开启海外巡演,今年3月在新加坡的海外首演收获热烈反响。2024年,除国内重点城市之外,将继续走进土耳其、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更多国家开展演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这种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输出”的转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正如卡游动漫副总裁卢大振所说:“传统文化的创新化、年轻化表达是关键,创新化体现在潮玩介质满足精神需求,融合科技基因;年轻化则是通过潮玩产品与年轻人建立情感连接和价值共鸣。”

《只此青绿》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无限可能。它不仅是一部舞蹈作品,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表达,一次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一次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什么叫作爆款?不过是以真心换真心罢了。”《只此青绿》用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创新表达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心,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