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考古新发现:珠三角最早人类活动遗址
西樵山考古新发现:珠三角最早人类活动遗址
近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西樵山发现了距今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堆积层,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改写了珠三角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
重大发现:4万年前的人类足迹
2023年9月至2024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西樵山东南麓的平面岗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达130平方米。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该遗址的旧石器时代堆积层距今4万年以上,这是目前广佛地区发现的最早人类遗存。
此次发掘出土了800余件旧石器时代石器,包括石锤、砍砸器、刮削器等。这些石器以霏细岩为主,还有凝灰岩、粗面岩等材质,展现了早期人类的石器加工技术。这一发现不仅延长了珠三角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轴线,也为探讨东亚地区现代人来源与扩散提供了关键材料。
西樵山:岭南文化的重要源头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作为“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研究对象,西樵山遗址群自1958年被发现以来,持续进行考古工作。1960年,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提出了“西樵山文化”的概念,但具体内涵和年代一直不清晰。
此次考古发现确认了西樵山不仅是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加工场,更是在4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址。这表明西樵山不仅是珠三角最早的人类活动区域,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源头。
考古突破的意义
这一发现对于完善岭南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它揭示了史前人群的技术与生存方式,有助于学术界深入研究西樵山文化,推动岭南地区史前考古研究。
此外,这一发现还与广东其他重要考古发现相呼应。例如,云浮市郁南县的磨刀山遗址将广东人类活动历史推进至60-80万年前,而英德岩山寨遗址则反映了距今5000年左右岭南社会的复杂化进程。这些发现共同构建了广东地区完整的人类活动历史脉络。
探访西樵山
西樵山不仅是一座考古圣地,更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山上有白云洞、云海莲台、九龙岩等著名景点,自然风光优美。2024年10月起,西樵山已免费开放,游客可从南门或北门进入,体验登山乐趣和自然美景。
西樵山的考古新发现不仅改写了珠三角的人类活动历史,更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岭南文化源头的宝贵机会。这座见证了数万年文明发展的名山,正以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