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古城探秘:千年文化与海丝遗存的完美融合
阳江古城探秘:千年文化与海丝遗存的完美融合
随着春节的临近,广东阳江这座千年古城正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1月27日晚,由阳江市江城区委宣传部、江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江城区城南街道办事处主办的2025年“鼍城行大运”传统民俗活动将正式启动,为市民群众带来一个丰富多彩、文化韵味十足的蛇年春节。
“行大运”是阳江人最爱的春节活动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这个习俗是指阳江城居民在大年三十天亮之前(除夕燃放鞭炮“斥噩神”之后),选定属大利方向环城周围绕一圈,称“行大运”,寓意着新的一年事事符合自己的意愿,期盼新的一年能碰上个好时机,带来大好运气。
鳄城行大运:千年古城的新春盛事
今年的“鼍城行大运”活动路线全长2.3公里,多个街巷相连,移步换景,处处精彩。路线始于南恩路的“阳江学宫”门前,终点设在南恩路与卜巷街交叉口。沿途设置十大主题节点:学宫开运、脚踏青云、头顶朗星、鸿运高照、手攀丹桂、锦绣前程、鱼跃龙门、行运如龙、筝筝日上、时运亨通。活动覆盖青云路、朗星坊、攀桂巷等十多条街巷,串联起三个社区,让参与者在行走中感受古城的魅力。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元。除了传统的行运祈福外,还新增了2025年新春行大运民俗大舞台、“蛇来运转”市民游园体验游戏、“幸福阳江人”全家福拍摄等三大活动。其中,非遗市集将展示阳江传统非遗、美食、文创特产,而“鼍城行大运”AI小程序则将科技与传统相结合,为参与者提供全新的祈福体验。
古城遗存: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
阳江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现存的历史建筑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华过往。目前,阳江市已将45处历史建筑纳入保护名录,其中最新公布的9处历史建筑均位于古城核心地段,包括南恩路街区4处、太傅路街区4处、龙津路街区1处。
这些历史建筑涵盖了老字号店铺、传统民居、骑楼、古井等多种类型,展现了粤西沿海地区传统建筑的务实性,同时也融合了中西方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例如,明珠照相馆旧址的骑楼立面装饰、太傅路骑楼的巴洛克风格山花、阳江厅广州会馆旧址的石碑等,都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海丝明珠:南海Ⅰ号见证的辉煌
阳江不仅是岭南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位于海陵岛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是了解阳江海丝文化的关键窗口。馆内展出的宋代沉船“南海Ⅰ号”,是世界上发现的最大宋代船只,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
“南海Ⅰ号”沉船遗址的发现,不仅揭示了宋代海上贸易的繁荣,也展现了阳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地位。博物馆通过文物展示、场景复原等方式,生动再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
活化新生:古城保护的阳江实践
近年来,阳江市持续推动古城保护与活化项目,致力于让历史文化融入现代生活。通过修缮历史建筑、改善基础设施、打造文化空间等措施,阳江古城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西濑印象”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阳江古城的文化氛围。该项目通过对古城街巷的环境整治和文化提升,打造了一个集文化体验、旅游休闲、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空间,让游客在漫步古城时,既能感受历史的厚重,又能享受现代的便利。
阳江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记忆的岭南名城,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无论是春节的“行大运”民俗活动,还是日常的文化体验,这里都能让每一位到访者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