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泥人亮相春晚无锡分会场,非遗文化闪耀舞台!
惠山泥人亮相春晚无锡分会场,非遗文化闪耀舞台!
除夕夜,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的舞台上,一对憨态可掬的惠山泥人“大阿福”在画面中闪现,为舞台增添了几分活泼与俏皮。这对名为“乙长福”和“巳有禧”的泥人娃娃,不仅成为了2025年春晚无锡分会场的吉祥物,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全国观众面前大放异彩。
四百年传承:惠山泥人的历史与工艺
惠山泥人,这种产于江苏无锡惠山的彩色泥塑,相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就有相关记载,而到了清代,惠山泥人更是名重一时。乾隆年间,惠山名艺人王春林制作的泥孩曾得到皇帝的称赞。
惠山泥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模印泥人,通过制作模具进行批量生产,代表作有《大阿福》《一团和气》等;另一类是手捏泥人,除了面部由模印制成外,身段、手脚、衣冠都由手工制作,多以戏曲为表现题材。这两种工艺相得益彰,使得惠山泥人既保持着传统韵味,又富有艺术表现力。
春晚舞台上的惠山泥人
“乙长福”和“巳有禧”这对可爱的吉祥物,以惠山泥人代表形象阿福阿禧为基础设计,与春晚“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的主题完美契合。设计者周璐介绍道:“两个泥娃娃一个头戴柿子帽,一个是如意头,刚好契合今年春晚‘巳巳如意’的主题,此外,‘乙长福’身上是牡丹花纹,象征着富贵,‘巳有禧’头上是无锡市花梅花,寄托了无锡人民的美好祝福。”
为了制作这对春晚吉祥物,惠山泥人厂的工艺师们付出了大量心血。从设计图稿到立体创作,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周璐表示:“我和郁纪红老师,我捏塑,她彩绘,两天出一套,你看,就像‘乙长福’和‘巳有禧’的手指,都是一根根搓出来的,上色后还要阴干,所以泥塑也是时间的艺术。”
创新与传承:惠山泥人的现代之路
近年来,惠山泥人厂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2020年完成股份转让后,泥人厂大胆创新,将惠山泥人作为城市特色文化IP来擦亮,通过MANIMOMO咖啡探索新场景,开发推出泥人盲盒、周边文创等。
在设计上,惠山泥人也更加贴近现代审美。比如2025年推出的蛇年生肖款泥人,外形更符合年轻人审美且寓意也好,十分可爱。营业员介绍,从2024年11月至今已上新12款生肖蛇泥人,包括“福禄寿喜财”五福蛇、金蛇送财等,线上线下同步开售,已卖出了超过2000套。
惠山泥人厂还注重培养年轻人才,现有60多名员工中,一半是老泥人师傅,另一半则是新招的设计、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大学生。这种新老结合的团队结构,为惠山泥人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流量经济下的非遗新生
春晚的亮相为惠山泥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设计春晚无锡分会场吉祥物的惠山泥人厂生产车间节前天天加班,周末也在“连轴转”。以惠山泥人代表形象阿福、阿禧为原型设计的春晚“福禧泥人”,在官宣亮相几天后,订单就像雪片般飞来,根本来不及做,排到了3个月后。
为了接住春晚分会场带来的这波流量,周璐在春节前又设计了一款“浮雕版”福禧泥人,“浮雕版”可通过翻制模具批量生产,交货期更短,新款设计出来没几天,就被预订了几百套。
除了春晚走红,在今年1月的某平台活动典礼上,演员汤唯抽到演员张凌赫赠送的无锡惠山泥人“好柿成双”,当晚仅半小时,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阅读量就破百万。短短半个月时间,惠山泥人厂的这件产品订单量就达近千件,几乎相当于过去一年的销量,实体门店更是全面断货。
“流量就是销量。”周璐感叹道。这次“出圈”经历让惠山泥人厂更坚定了非遗要更好地与文创、文旅、演绎、研学等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既能守得住传统,也能做得了网红。”
惠山泥人作为无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春晚无锡分会场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展示,更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的完美融合。通过春晚的舞台,惠山泥人不仅展示了自身的艺术魅力,更展现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正如周璐所说:“希望通过春晚的舞台,更多年轻人能了解并喜欢惠山泥人,甚至加入非遗传承中来,让传统文化更具活力、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