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期间饮酒会中毒?真相令人震惊!
感冒期间饮酒会中毒?真相令人震惊!
“医生,我感觉胸闷、呼吸困难,还伴有头晕和恶心。”一位年轻患者被紧急送入医院急诊室。经询问得知,他正在服用感冒药,但前一天晚上与朋友聚会时喝了酒。医生诊断其为双硫仑样反应,幸亏送医及时,经过治疗后脱离了危险。
这个案例并非个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认为感冒期间喝点酒可以“杀菌”或“促进血液循环”,殊不知这种做法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感冒期间饮酒的危害。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是指某些药物由于具有与双硫仑相似的化学结构,用药后若饮酒,可能会出现面部潮红、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惊厥,甚至死亡等。双硫仑样反应的严重程度主要与接触的酒精量和个人的敏感性有关。吸收的酒精越多,个体越敏感,症状就越严重。对于较为敏感的人,或是本身心脏功能就不好的人来说,存在一定危险的,严重时会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哪些药物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较多,常见的是某些抗生素。春季来临流感高发,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大家更应注意!
1.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拉氧头孢、头孢孟多、头孢他啶等(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先锋霉素”);
2.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常常用于治疗牙痛、胆囊炎等);
3.其他抗菌药物: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磺胺类(磺胺甲恶唑)、莫西沙星等。
感冒期间饮酒的其他危害
除了双硫仑样反应,感冒期间饮酒还会带来以下危害:
加重肝脏负担:酒精代谢会增加肝脏负担,而感冒药中的许多成分也需要在肝脏中代谢,这会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药物的疗效。
加重胃肠道反应:酒精会刺激胃黏膜,导致胃区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而感冒药也可能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两者叠加会加重不适。
降低免疫力:酒精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难抵抗病毒,延长感冒的恢复时间。
影响药物疗效:酒精可能影响感冒药的吸收和代谢,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感冒后多久可以饮酒?
感冒痊愈后,身体仍需要一段时间来完全恢复。建议在感冒症状完全消失后至少等待一周再适量饮酒。如果服用了感冒药,应在停药后7天以上才能饮酒,因为感冒药物在体内代谢时间约3-5天,过早饮酒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和健康生活
为了确保身体健康,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服药期间绝对禁止饮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和食品。
服药前后7天内避免饮酒,因为药物可能仍在体内发挥作用。
遵医嘱服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和避免烟酒。
如果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
感冒期间饮酒不仅不能帮助恢复,反而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请务必重视这一问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用药,远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