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山南非遗:从“泽帖尔”到藏戏,文化传承新花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山南非遗:从“泽帖尔”到藏戏,文化传承新花样

引用
人民网
12
来源
1.
http://cpc.people.com.cn/n1/2024/0811/c64387-40296494.html
2.
https://www.xzsnw.com/content/646856/94/14506801.html
3.
https://www.kashi.gov.cn/ksdqxzgs/c106692/202411/a9e2fefc4f8e480b84009538ee5172d9.shtml
4.
https://www.ihchina.cn/art/detail/id/13352.html
5.
https://toutiao.xzdw.gov.cn/ly/202406/t20240628_482797.html
6.
https://news.dayoo.com/china/202411/08/139997_54743494.htm
7.
https://www.51wzxz.com/172721.html
8.
https://www.xinjiang.gov.cn/xinjiang/xwfb/202408/d0a1b1f3547348db992b1b28205e0178.shtml
9.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07710922183082496/
10.
https://m.douyin.com/share/video/7421431300927606056
11.
https://www.rmzxw.com.cn/c/2024-05-25/3551423.shtml?n2m=1
12.
http://www.shannan.gov.cn/xwzx/snyw/202501/t20250115_146017.html

在西藏山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着藏族文化的魅力:一种是被誉为“西藏织锦之最”的“泽帖尔”纺织技艺,另一种则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这两张文化名片,不仅承载着山南的历史记忆,更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01

“泽帖尔”:千年织艺的现代新生

“泽帖尔”又称哗叽,是氆氇工艺中最为精细的极品。这种纺织技艺起源于1300多年前,相传是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时,带来的汉族纺织工艺与藏族传统氆氇纺织技艺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同于普通的氆氇,而是相当于蜀锦一样的高档织物,其制作工艺复杂,面料柔软细腻,堪称藏族纺织工艺的巅峰之作。

近年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泽帖尔”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更实现了创新发展。其产品种类已拓展到围巾、披肩、藏装、藏包、唐卡等多个品类,深受市场欢迎。2021年,“泽帖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推动了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02

藏戏第一村: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被誉为“藏戏第一村”的扎西曲登社区,是雅砻扎西雪巴藏戏的发源地。这种藏戏起源于公元15世纪,由藏戏创始人唐东杰布在此创立,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其表演特色包括独特的鼓钹伴奏、唱腔以及蓝面具造型,每年藏历一月四日都会到架桑寺献演,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扎西曲登社区通过人居环境改造和文旅融合发展,成功打造了特色民宿群落。社区内处处可见藏戏元素,从沿街灯杆到街道指引牌,从墙壁到门窗,都装饰着雅砻扎西雪巴藏戏的黄面具标志,甚至连巷道都以八大藏戏《诺桑王子》的经典人物命名。

每晚8时,社区礼堂都会为游客表演藏戏。表演者都是当地居民,他们白天是普通村民,晚上则化身为藏戏演员,将这门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社区主任尼玛次仁不仅是雅砻扎西雪巴藏戏的传承人,还收了28个徒弟,让这门艺术后继有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通过“藏戏+民宿”的模式,实现了文化的活态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目前,社区132户居民中,有85户都办起了民宿,提供共702张床位。自2020年6月以来,共接待游客7万余人次,旅游创收达560万元。村民拉巴央宗将自家二层小楼改造为民宿,每年仅此一项就能增收两万多元。

山南的非遗文化,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从“泽帖尔”的织机到藏戏的舞台,这些承载着千年文化记忆的遗产,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西藏的故事,展现着传统文化的持久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