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景之治:刘恒刘启的避讳大作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景之治:刘恒刘启的避讳大作战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2A06GTO00
2.
https://www.sohu.com/a/775397274_121903347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7Q4RJS05564W6T.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M08BCN05148FTC.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5A03XND00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0%E6%88%90%E5%AD%90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6322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0%9A%E5%81%87%E5%AD%97
9.
https://m.nfcmag.com/article/9339.html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的一段盛世,由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共同开创。除了他们的政治成就,这对父子的名字还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避讳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历史上的“文字游戏”吧!

01

从“恒”到“常”的文字变迁

最著名的避讳例子莫过于《道德经》了。原本《道德经》中有很多“恒”字,但为了避刘恒的讳,这些字都被改成了“常”。比如我们熟悉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经典名言,实际上原本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02

嫦娥的“改名”之旅

嫦娥的名字也因为避讳而发生了变化。在古代,嫦娥被称为“恒娥”,但为了避刘恒的讳,这个名字被改成了“嫦娥”。这个改变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今天提到的嫦娥,其实已经是“改名”后的版本了。

03

地名和节气的“变身”

除了书籍和神话人物,连地名和节气都难逃避讳的命运。比如开封,原本叫“启封”,但为了避刘启的讳,不得不改名为“开封”。同样,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原本叫“启蛰”,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改了名字。

这些避讳现象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皇帝的尊崇,也展现了古代社会严格的礼仪规范。在那个时代,避讳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字游戏,更是一种政治正确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04

如果他们生活在现代?

想象一下,如果刘恒和刘启生活在现代,他们的名字又会引发怎样的“避讳大作战”呢?或许我们会看到:

  • 某知名饮料品牌不得不把“恒源祥”改成“常源祥”
  • 某科技公司可能要把“启明科技”改为“开明科技”
  • 甚至我们熟悉的“启航”、“恒星”这样的词汇都可能需要改头换面

虽然这些只是玩笑,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语言和文化都是紧密相连的。避讳现象虽然看似繁琐,但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魅力。

所以,下次当你读到《道德经》中的“常”,或者听到“嫦娥”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些熟悉的字词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