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之治:刘恒刘启的避讳大作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景之治:刘恒刘启的避讳大作战
引用
腾讯
等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2A06GTO00
2.
https://www.sohu.com/a/775397274_121903347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07Q4RJS05564W6T.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M08BCN05148FTC.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5A03XND00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B0%E6%88%90%E5%AD%90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6322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0%9A%E5%81%87%E5%AD%97
9.
https://m.nfcmag.com/article/9339.html
“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的一段盛世,由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共同开创。除了他们的政治成就,这对父子的名字还引发了一系列有趣的避讳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历史上的“文字游戏”吧!
01
从“恒”到“常”的文字变迁
最著名的避讳例子莫过于《道德经》了。原本《道德经》中有很多“恒”字,但为了避刘恒的讳,这些字都被改成了“常”。比如我们熟悉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经典名言,实际上原本是“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02
嫦娥的“改名”之旅
嫦娥的名字也因为避讳而发生了变化。在古代,嫦娥被称为“恒娥”,但为了避刘恒的讳,这个名字被改成了“嫦娥”。这个改变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今天提到的嫦娥,其实已经是“改名”后的版本了。
03
地名和节气的“变身”
除了书籍和神话人物,连地名和节气都难逃避讳的命运。比如开封,原本叫“启封”,但为了避刘启的讳,不得不改名为“开封”。同样,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原本叫“启蛰”,也因为同样的原因改了名字。
这些避讳现象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皇帝的尊崇,也展现了古代社会严格的礼仪规范。在那个时代,避讳不仅仅是简单的改字游戏,更是一种政治正确和文化传承的体现。
04
如果他们生活在现代?
想象一下,如果刘恒和刘启生活在现代,他们的名字又会引发怎样的“避讳大作战”呢?或许我们会看到:
- 某知名饮料品牌不得不把“恒源祥”改成“常源祥”
- 某科技公司可能要把“启明科技”改为“开明科技”
- 甚至我们熟悉的“启航”、“恒星”这样的词汇都可能需要改头换面
虽然这些只是玩笑,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语言和文化都是紧密相连的。避讳现象虽然看似繁琐,但也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感受文化的魅力。
所以,下次当你读到《道德经》中的“常”,或者听到“嫦娥”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些熟悉的字词背后,其实藏着一段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呢!
热门推荐
冬日打卡:翠湖到滇池的绝美一日游
冬日限定:翠湖到滇池的浪漫雪景之旅
昆明翠湖到滇池,公交攻略大揭秘!
果味饮料、果汁饮料、NFC果汁……“果”真不一样!你喝对了吗?
做凉拌菜的万能公式,任何食材,凉拌着都好吃
黄梅戏与徽菜:安徽文化的双面魅力
黄山旅游全攻略:从自然奇观到文化体验
节日谜语-传统节日谜语大全及答案
寒假已过大半,孩子做这7件事正是时候
冬日打卡黄山,邂逅雾凇云海与雪景
张维为:中国崛起背后的政治智慧
唐山市图书馆少儿英语角:传统中国年,等你来参加!
圣诞节倒计时:揭秘西方新年的独特魅力
如何写一份让法官点赞的上诉状?
法庭术语大揭秘:上诉状里的那些词
东周法务教你掌握民事上诉状写作技巧
FIM | 癌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中的中医整体观
中山十大名菜小吃全攻略
腹部超声检查:揭秘肚脐痛真相
《释门正统》:揭秘佛教文化的千年传承
什么是门诊险,你知道吗?
家庭门诊险是什么意思 门诊险是什么
武松水浒传中出家为僧得善终,真实中却更加悲情,惨死狱中
看古人如何说媒
东方盐湖城:金坛必打卡的文化胜地
花谷奇缘&东方盐湖城:金坛必打卡文旅景点
《烟花模拟器》爆笑瞬间大集合!
吃货必看!这样调整饮食就能缓解肚脐疼
小张的肚脐眼自救指南:吃货也能不疼!
冬季观鸥必打卡:昆明翠湖到长水机场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