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打卡宜昌:屈原故里的文化盛宴
秋冬打卡宜昌:屈原故里的文化盛宴
秋冬季节,当北方已经银装素裹,三峡库区的宜昌却依然温暖如春。在这个季节,三峡红叶、温泉、夜景、冰雪等特色旅游资源相继登场,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而作为宜昌文化旅游的重要地标,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秋冬活动,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选择。
屈原故里:文化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直线距离仅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这里不仅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诞生地,更是三峡库区重要的历史文化景区。景区以屈原祠、江渎庙为代表的24处峡江地面文物集中搬迁于此,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的开发建设以“激扬屈原文化、追溯峡江楚韵、拥览天筑情怀”为主题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蕴,增加文化内涵。景区内主要景点包括屈原祠、峡江古民居、屈原文化艺术中心等,将秭归县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屈原文化资源完美结合,打造出具有巴风楚韵的文艺、戏曲、表演和饮食,拓展和发掘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娱乐活动和旅游服务项目。
秋冬季节的特色活动
秋冬季节的屈原故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更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2024年,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五大主题活动,让游客在秋冬季节也能尽享旅游的乐趣。
赏红叶:三峡红叶的最佳观赏期
11月是三峡红叶的最佳观赏期。游客可以徒步三峡古栈道,欣赏层林尽染的美景。同时,还可以采摘秭归脐橙、宜昌蜜桔,在浪漫诗意中感受丰收的富足。
温泉嘉年华:21处温泉任你泡
湖北拥有21处温泉景区,温泉品质优良,四季皆可汤浴。在咸宁温泉,可以在森林和竹海之中,把疲惫的身心交给玫瑰和艾叶,让药草温汤梳理经络,为您疗愈。英山温泉雪场则可以让游客先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山地滑雪,然后在氤氲缭绕的汤池之中,品茗尝雪,感受天人合一的浪漫。
荆楚不夜城:夜生活的精彩纷呈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夜间经济的政策。目前全省共培育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5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1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19家。宜昌的不夜长江、《三峡盛典》等夜游项目,让游客在街区建筑与城市光影、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之中,感受大武汉历经时光浸润,始终向潮而生的城市脉动。
南国冰雪季:24处滑雪场任你滑
湖北已经建成运营24处室内外滑雪场,为省内外娱雪滑冰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娱乐和运动舞台。宜昌五峰国际滑雪场、屈原故里国际滑雪场等5个室外滑雪场,存雪时间长、雪场气温适中、雪质媲美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
欢喜过大年:荆楚年味浓
为倡导“旅游迎春、欢喜过年”,丰富2025年春节期间全省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于2025年1月中旬(农历腊八之后),在襄阳启动“知音湖北·2025欢喜过大年”主题活动。届时将发布春节期间全省文旅、消费、体育等重点活动安排,向全省人民和省内外游客提供更多的“过大年”文化娱乐产品和场景。
深度文化体验
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注重文化体验和互动,游客可以参与非遗项目的制作和表演,深入了解屈原文化及三峡地区的民俗风情。
屈原祠:感受诗人的浪漫情怀
屈原祠是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数代王侯、知州多次重修。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镇向家坪,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工程建设,屈原祠于2010年正式仿古新建于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新建屈原祠占地面积约30亩,总建筑面积5806平方米,总投资4800万元,位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由山门、两厢配房、碑廊、前殿、乐舞楼、正殿、享堂、屈原墓等建筑组成。
峡江古民居:体验三峡人家的生活
峡江古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主体梁多为穿斗式、招梁式。墙体一律由颜色纯青、厚度只有1厘米的“线砖”砌成;两侧山墙多为风火山墙式,造型变化多端;屋面以硬山顶式,盖以小青瓦,但瓦头则用白灰堆塑成四叶花瓣,卷草花纹滴水为土坯烧制,山花上堆塑以游龙为主的如意云纹,大有腾云驾雾倒海翻江之势。峡江古民居原位于新滩,在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建立地面文物搬迁复建保护点时,其中10多幢三峡青滩古民居按照原样搬迁、原样复建、以旧复旧的原则复建完成。经过规划,复建民居相继成为端午民俗馆、青滩习俗馆、龙舟馆等,让独具峡江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与民俗文化元素得到保护和传承。
秋冬季节的屈原故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更有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无论是赏红叶、泡温泉、看夜景,还是滑冰雪、打年货,总有一款适合你。而深度的文化体验,更能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深入了解屈原文化及三峡地区的民俗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