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资源化利用!煤矸石:从固废到绿植“温床”的蜕变
100%资源化利用!煤矸石:从固废到绿植“温床”的蜕变
煤矸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然而,在山西朔州,一项创新技术正在改变这一状况。当地通过活化培养技术,将煤矸石转化为可用于农田改良和生态环境修复的种植土,实现了100%资源化利用。
什么是煤矸石?
煤矸石是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和煤炭洗选等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碳岩石,也是我国目前存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之一。
据有关统计,我国目前煤矸石累计堆存量超过70亿吨,形成矸石山2600余座,压占土地面积约1.5万公顷,并仍以每年3.0~3.5亿吨的惊人速度增长。
煤矸石的堆存和排放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空气和水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当前我国煤矸石处置存在利用手段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现象,处置利用规模和能力无法满足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双碳”目标下减污降碳的现实要求,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一体化、系统化行动方案解决这些根本性问题。
“煤矸石土壤的神奇力量”
在朔州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研究人员发现煤矸石土壤具有许多独特优势。它矿物质元素丰富,孔隙分布均匀,能让土壤通气性和水分渗透性变好,植物在里面能长得更欢实。而且它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好,能把土壤里的有机污染物给吸住。
在朔州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记录使用复合有机土壤栽培植株的生长状态,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土壤呈黑色,这是因为其中百分之九五是煤矸石成份,煤矸石中长绿植,也蹚出了固废综合利用的新路子。
朔州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检测部负责人 冯俊香: 我们这些盆栽是利用煤矸石调理制作的,这些煤矸石是煤矿在掘进或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做我们的煤矸石土壤,煤矸石里面的铁、镁、锰、钼,这些都是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最终我们制作出来的煤矸石土壤能达到土壤的二级标准。
“创新引领,未来可期”
此外,煤矸石土壤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农田肥料。它还被用于矿山复垦、盐碱地改造等领域,显著提升了煤矸石资源化的生态环境效益。可以说,朔州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的这项创新不仅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固废处理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
创新可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朔州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厉害得很,探索出了一条固废资源多元化、高附加值的综合开发利用道路。人家目前开展了 9 大类 30 余项新技术研发,申报国家专利 80 多项,还有 7 条中试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