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的心理干预新趋势:从传统CBIT到数字化创新
儿童抽动症的心理干预新趋势:从传统CBIT到数字化创新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发病率在文献资料中的报道不一,Li等于2021年对中国5个省份6~16岁儿童进行调查,抽动障碍的患病率为2.5%,据此估算,我国儿童抽动障碍患者人数近1000万。抽动障碍不仅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CBIT疗法的最新进展
2024年7月,金赛药业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个数字化综合行为干预疗法(E-CBIT)产品——“金数稳”。这一创新疗法通过线上自助式干预模式,实现了多维度筛查、游戏化干预和疗效评估随访机制,有效弥补了传统线下CBIT方案可及性差、治疗普及率低的问题。
在 Kang NR 等人 2022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CBIT 有效改善患儿抽动症状及行为问题。在一项针对中国患者进行的试验中,CBIT治疗效果与药物治疗相当,并且CBIT 在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在一项平均随访时间为 11.2 年的试验中,CBIT 相较于心理教育和支持治疗显示出了更稳定的治疗有效性。
传统CBIT的局限性与数字化创新
尽管 CBIT 被证实在抽动障碍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可以实现长期获益,但在具体的临床治疗中,由于专业行为治疗师的缺乏,抽动障碍患者真正被提供行为治疗的频率很低。据统计,有46%的临床医生没有机会得到专业的 CBIT 培训,76% 的儿童患者和 83% 的成人患者表示未接受过行为治疗。
金数稳作为国内首个E-CBIT产品,其上市是我国抽动障碍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通过数字化平台的运用,金数稳能够实现远程、便捷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定制,让患者在家中就能接受到专业、有效的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可及性和普及率。
家庭干预的具体方法
家长需要正确认识抽动症,消除焦虑,通过科学营养饮食、合理运动等干预手段帮助孩子。同时,要关注共患病如ADHD和OCD等。研究证明,科学合理的制定饮食方案,服用维生素B族、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钙铁锌镁等神经营养素,可以补充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加上科学合理的运动,促进神经肌肉系统的发育,提高免疫力,这些干预措施结合起来,可以很好的控制改善抽动症状。
学校干预的建议框架
学校干预应包括教师培训、同学理解、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等方面。学校应该为抽动症儿童提供一个包容和支持的环境,避免歧视和嘲笑,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融入集体生活。
抽动症的心理干预正在向数字化、个性化方向发展,这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心理干预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患者、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为抽动症儿童创造一个更加理解和包容的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