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诞辰2575周年,儒家文化特展揭秘
孔子诞辰2575周年,儒家文化特展揭秘
2024年是孔子诞辰2575周年,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故宫博物院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共同主办“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此次展览通过380件(组)珍贵展品,全面展示儒家文化的起源、发展及其深远影响。
溯古寻儒:儒家文化的起源
展览第一单元“溯古寻儒”以考古实证展现孔子和儒学诞生前中国的礼乐文明。其中,一件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的陶片,距今已有两万年历史,展现了中国早期文明的萌芽。而贾湖骨笛的展出,则揭示了礼乐文明的先声。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展出了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复制品),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孔子形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外,宝鸡石鼓山兽面纹铜禁和秦代“书同文字”制度的相关文物,展现了周秦时期的文化发展脉络。
化成天下: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第二单元“化成天下”从儒者传承、典籍存续、思想包容等角度,提炼儒家文化的发展轨迹。其中,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伏生授经图》(传为唐代王维所绘)尤为引人注目。这幅画作展现了秦朝禁书时期,伏生保护并传承《尚书》的故事,彰显了儒家学者对文化的坚守精神。
东汉熹平石经和三国正始石经作为官方校定的儒家经典定本,反映了官方对儒学的重视。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的王杖十简,则揭示了汉代尊老养老制度,体现了儒家“仁爱”思想的实践。
万世师表:儒家文化的世界影响
第三单元“万世师表”展示了儒家文化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深远影响。浙江武义文庙出土的南宋州学祭器,见证了儒家教育体系的推广。内蒙古耶律羽之墓出土的辽代孝子图鎏金银壶,展现了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
来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汤岛圣堂释奠礼器和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的“孝悌忠信”屏风,进一步证明了儒家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广泛影响。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儒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览信息
此次展览于2024年10月1日至2025年1月5日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展出。展览免费对外开放,但需提前预约参观。观众可通过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预约,并通过线上平台观看展览相关内容。
“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不仅是一次文物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对儒家文化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的深度探索。通过这些珍贵的展品,我们得以一窥儒家文化两千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感受其独特的魅力与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