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兰花和芙蓉李:龙岩现代农业的双星闪耀
连城兰花和芙蓉李:龙岩现代农业的双星闪耀
在福建龙岩的连城县,一朵兰花绽放出千亿产业。数据显示,2023年福建省花卉苗木全产业链总产值已达1290.8亿元,其中连城兰花功不可没。而在武平县东留镇,3万多亩芙蓉李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通过深加工和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连城兰花:从传统种植到现代化产业
连城兰花的发展,是福建花卉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在龙岩市永定区龙潭镇的万花园林有限公司,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控着温度、光照、湿度等生长要素,确保每朵花都能在最佳环境中生长。公司总经理谢凡生介绍,通过智能温室物联网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规避极端天气风险,大幅降低花卉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产量与品质均有显著提升。
万花园林投资建设智能温室面积达4.6万平方米,年产能达1000多万株蝴蝶兰苗。更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成功开发切花蝴蝶兰产品,成为福建省第一家蝴蝶兰鲜切花出口企业,年产量达60万枝。在万花园林的带动下,龙潭镇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蝴蝶兰鲜切花生产基地。
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2021年以来,福建共下达省级财政补助资金2.43亿元,支持41个县(市、区)124家企事业单位参与实施省级财政花卉产业发展项目,新建温室大棚115.4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全省设施花卉面积达20.16万亩,较2015年增长74.5%。花卉种植业亩均产值从2015年的2.5万元提高到2023年的4.9万元。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福建在种业创新方面持续发力,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花卉新品种奖励政策,极大激活了花卉品种创新的积极性。“十四五”以来,全省共有345个花卉苗木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授权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目前,福建已建成漳州水仙花等5处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评审命名中国兰花、三角梅等10个省级特色优势花卉种质资源库,制订施行蝴蝶兰、国兰育种技术等地方标准11项(累计33项)。
芙蓉李:从单一种植到三产融合
在武平县东留镇,3万多亩芙蓉李不仅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更通过深加工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为解决果品销售难题,东留镇积极引进企业推进深加工产业发展。返乡创业的80后廖雪涵成立了公司,将芙蓉李进行深加工,开发出李干、李酒等系列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还解决了鲜果销售的季节性问题。
每年夏季,东留镇都会举办芙蓉李文化旅游节,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采摘体验。活动期间,游客不仅可以品尝新鲜的芙蓉李,还能参与各种文化活动,感受当地风土人情。通过“农业+旅游”的模式,东留镇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了三产融合。
连城兰花和芙蓉李的发展,是龙岩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通过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三产融合,这两个产业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