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背后的移民故事:中堡岛人的坚韧与希望
三峡大坝背后的移民故事:中堡岛人的坚韧与希望
在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中堡岛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个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段的小岛,面积仅0.15平方公里,却承载着6000多年的人类居住史。岛上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尤其是柑橘与甜柚,每至深秋,橘林悬金,幽香扑鼻。
中堡岛不仅是三峡工程的坝基,更见证了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历程。从1919年孙中山先生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到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中堡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成为大国重器的坝基。
1992年12月,为了给修建三峡导流明渠作施工准备,中堡岛上的居民成为三峡坝区第一批移民。全村共搬迁移民2539人,是三峡坝区移民最多的村。移民搬迁后,中堡村耕地不足700亩,也没有大块平整土地可建移民安置点,要平整山坡,反复沉积压实,才能建房。
移民搬迁后的生活变迁是中堡岛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1994年,中堡村4个移民安置点陆续通路、通水、通电。当时,三峡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工人需求量巨大,许多移民宁可耽搁自家建房,也绝不耽搁大坝修建。1995年,中堡村移民陆续搬进了移民安置点的新家。
如今的中堡村已经焕然一新。位于三峡大坝南岸坝头的中堡岛公园,是中堡村的制高点。登之,上观高峡平湖、中揽大坝雄姿、下瞰峡江风光。去年以来,公园因绝佳的观坝方位火爆出圈,成为网红打卡点。
中堡村的发展目标是打造一个集客落中堡服务区、峡江怀古历史区、流光溢彩网红区、松枝密境康养区等4个功能分区于一体的旅游胜地。目前,该村已争取到移民后续、移民后扶、上海对口支援等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村庄美化等。
中堡岛移民的故事,是三峡工程背后无数移民故事的缩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坚韧精神克服搬迁带来的困难,重新建设家园。如今,中堡村不仅成为了三峡大坝的配套旅游景点,更成为了三峡移民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