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合作中的生态保护新篇
德天瀑布:跨境旅游合作中的生态保护新篇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地处中越边境的德天瀑布,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貌。10月15日,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正式运营,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跨境旅游体验,也成为了中越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平台。
跨境旅游合作的新典范
德天瀑布位于广西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与越南板约瀑布相连,形成了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当前,景区内游人如织,清澈的河水自山崖间倾泻而下,腾起阵阵薄雾,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彩虹飞渡”奇观。人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拍照,记录眼前这幅独特的中越边关山水画。
中越山水相连、民心相通,双方互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去年9月15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高平省共同建设和实施的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始试运营。中越双方游客通过预约组团、固定线路、限时跨境、限量跨境、团进团出的模式进行跨境游览。截至今年10月10日,该合作区共接待中越跨境旅行团1232个、游客17991人次。其中,今年国庆节期间,合作区旅客量同比增长489%。
越南导游农氏白表示,合作区试运营以来,两边景区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态更加丰富,游客越来越多。这位操着一口流利汉语的越南姑娘,带过不少中国旅游团到板约景区游览,见证了这里越来越火的跨境旅游,对合作区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据悉,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投入正式运营后,相关职能部门对游客跨境游览模式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数从每方每天限量500人提升至1000人,跨境游览时间由5个小时延长至6个小时,跨境办证实现“即来即办、即办即拿证”,简化了游客携带相机、摄像机等常见设备的申报程序,提高了跨境游的便利化程度,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一日游两国”旅游新体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将不断优化管理和服务,让游客更好地“一日游两国”,把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打造成为跨境旅游、绿色旅游的典范。
生态保护的持续努力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当地政府和社区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在德天瀑布景区,植树造林和水污染治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景区内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站,定期开展生态环保活动,如清理垃圾、维护植被等,以确保瀑布及其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同时,景区还通过限制游客数量、优化游览路线等措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游客在欣赏瀑布美景的同时,也被鼓励参与环保行动,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随意丢弃垃圾等,共同维护这一自然奇观。
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德天瀑布的保护与发展之路,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考量。一方面,景区的开发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改善了居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引发了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
在这一背景下,德天瀑布的管理团队借鉴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例如,意大利的五渔村通过对游客数量进行严格限制和环境监测,既保护了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稳健增长。这种平衡发展模式为德天瀑布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展望
随着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的正式运营,德天瀑布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持续的生态保护措施和创新的旅游管理模式,德天瀑布不仅将继续为游客提供壮美的自然景观,更将成为跨境旅游和绿色发展的典范。
德天瀑布的故事,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为保护这片自然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德天瀑布,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份珍贵的自然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