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张先生的低碳出行:碳普惠新趋势
北京市民张先生的低碳出行:碳普惠新趋势
北京市民张先生每天早上都会打开高德地图,规划从家到公司的绿色出行路线。他通常选择步行到最近的地铁站,乘坐地铁到目的地附近,再骑行共享单车到达公司。全程34.9公里的路程,张先生坚持了整整一年,累计形成了2517克的碳减排量。
这一切都得益于北京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平台的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措施。2019年11月,北京市交通委联合高德地图,发布了国内首个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平台)。平台通过整合公交、地铁、骑行、步行等多种出行方式,为市民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更重要的是,平台推出了碳普惠激励机制,鼓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
碳普惠激励:让绿色出行更有吸引力
用户只需在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APP注册个人信息,开启导航选择绿色出行方式,系统就会自动计算并发放“碳能量”。碳能量的获取方式多样:步行、骑行需要开启导航收集,而公交、地铁出行则在两天后自动生成碳能量球,用户可在7天内领取。
这些碳能量并非虚设,而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兑换成各种福利。平台与多家企业合作,提供多样化的奖励选择。用户可以选择兑换公共交通优惠券,降低日常出行成本;也可以选择购物代金券,在线上线下消费时享受优惠。这种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市民参与绿色出行的积极性。
张先生的低碳出行实践
张先生的日常出行路线是典型的“地铁+骑行”组合。他每天从家步行到地铁站,乘坐地铁穿越城市,再骑行共享单车到达公司。这样的出行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让他每天都能获得可观的碳能量。
一年下来,张先生累计减排2517克二氧化碳。这个数字看似不大,但当它转化为实际奖励时,张先生感到十分惊喜。他用积累的碳能量兑换了一张地铁月卡和一张共享单车季度卡,大大降低了日常出行成本。更重要的是,这种低碳出行方式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碳普惠机制的社会效应
像张先生这样的参与者在北京已有数百万之多。截至2024年3月,高德绿色出行已覆盖包括北京在内的17个城市,带动超过5440万用户参与。其中,北京参与用户超过380万人,累计为用户核算步行、骑行、公交、地铁碳减排量超过50万吨,实现核证交易26万余吨。
这种创新的碳普惠机制不仅改变了个人的出行习惯,更对城市交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据统计,北京MaaS平台日均服务绿色出行人数已达500余万,碳普惠实名注册用户量突破440万。这些数据背后,是越来越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的积极转变。
从1.0到2.0:碳普惠的未来展望
2023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和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印发《北京MaaS2.0工作方案》,标志着北京MaaS正式迈向2.0建设阶段。根据规划,MaaS2.0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建设任务:拓展优化城市、城际出行一体化服务场景功能;升级以碳为核心的激励体系;打造健康可持续发展的MaaS生态圈。
未来,北京MaaS平台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平台将通过大数据分析乘客出行需求,调整公交线路时刻表、优化公交线网配置等,从而缩小实际发车时间与计划发车时间之间的偏差,减少乘客等车时间。同时,平台还将探索金融赋能手段,开展绿色出行与绿色金融工具融合创新研究,打造面向绿色出行低碳金融服务体系。
张先生的故事只是北京碳普惠机制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每个人的选择都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随着MaaS平台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绿色出行将成为更多人的首选,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