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同工不同酬:职场性别歧视何时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同工不同酬:职场性别歧视何时休?

引用
澎湃
10
来源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01051
2.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51596
3.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13120
4.
https://www.pwc.tw/zh/publications/global-insights/women-in-work-index-2024.html
5.
https://clb.org.hk/zh-hans/content/%E4%B8%AD%E5%9B%BD%E5%8C%BB%E6%8A%A4%E5%8A%B3%E5%8A%A8%E6%9D%83%E7%9B%8A%E6%8A%A5%E5%91%8A%EF%BC%882010-2023%EF%BC%89%E7%AC%AC%E4%B8%89%E7%AB%A0%EF%BC%9A%E5%B9%B3%E7%AD%89%E5%BE%85%E9%81%87%E3%80%81%E5%90%8C%E5%B7%A5%E5%90%8C%E9%85%AC
6.
https://www.laodongqushi.com/807-tech-workers/
7.
https://news.sina.cn/2024-03-08/detail-inamqmin6833063.d.html
8.
http://news.subaoxw.com/guonei/2024/0308/154890.html
9.
https://www.jsgrb.com/article/content.html?key=670cc39f9ea8a35a438b4575&type=lists
10.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03/08/content_VY5yLYCvBV.html

在21世纪的今天,性别平等已成为全球共识,但职场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尤其是同工不同酬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33个成员国中,有20个国家的性别薪资差距在2021至2022年间出现扩大趋势。全球平均性别薪酬差距已达到13.5%,这意味着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女性的平均收入仅为男性的86.5%。

这一问题在中国同样不容乐观。以医护行业为例,公立医院内部的编制问题成为产生不满的主要原因。在28起相关事件中,有10起为医护共同行动,9起仅护士参与,且这些行动全部发生在公立医院,其中三级医院占比最高(16起),二级医院次之(9起)。编外护士的处境尤为艰难,她们的工作强度往往超过在编护士,但收入却只有在编护士的1/3至1/2。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不平等还体现在职业发展机会上。根据张新庆课题组的调查,编外护士的晋升机会远少于在编护士。例如,在5-10年年资的护士中,在编护士获得中级职称的比例为9%,而编外护士仅为0.6%。

性别薪酬差距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从个人特征来看,收入水平越高,女性面临的薪酬惩罚越严重。在相似的个人条件和工作经历下,当男性赚取1英镑时,收入前25%的女性只能获得0.88英镑,这一比例甚至低于全国女性平均的0.9英镑。年龄也是一个重要因素,46至65岁的女性所面临的性别薪酬差距是16至30岁女性的两倍。更令人不安的是,女性在职场中的这一劣势往往会延续到退休后,影响其养老金的领取水平。

婚姻状况同样会影响薪酬水平。已婚女性面临的薪酬惩罚最大,当已婚男性薪酬为1英镑时,同等条件的已婚女性平均只能获得0.86英镑。教育水平的差异也未能为女性带来应有的回报。数据显示,所有教育程度都存在性别薪酬差距,其中高等教育的性别薪资差距最大,接近14%。更令人震惊的是,持有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认证(GCSEs)的女性,所获得的薪水竟然只等同于没有该认证的男性。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女性并非无动于衷。2021年8月,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维权事件——"807"运动。为了抗议职场中的性别歧视文化,超过6000名互联网工作者签署了一份在线请愿书,要求阿里巴巴调查工作场所性犯罪,并实施多项制度改革。这一运动最终促使公司开除了涉嫌性骚扰的员工,并建立了反对工作场所性骚扰的工作组。

在法律保护方面,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宪法》《民法典》《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都包含了反就业性别歧视的内容。特别是《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法规,为女性权益提供了专门保护。2023年,北京市更是出台了具体的处罚裁量基准,对就业性别歧视行为设定了明确的罚款标准。例如,若用人单位存在就业性别歧视行为且涉及5人以上,将被处以1万元以上至5万元罚款,每增加1人还将额外增加2000元罚款。

然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在实际操作中,女性在遭遇性别歧视后,往往面临举报难、举证难等问题。因此,各地工会和妇女组织需要发挥更大作用,建立有效的预防机制和投诉渠道。同时,企业也应积极响应,建立合规体系,包括预防机制、受理投诉机制、调查处理机制以及人身和隐私保护机制等。2023年3月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消除工作场所性骚扰制度(参考文本)》和《工作场所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参考文本)》,为企业建立反就业性别歧视内部制度提供了范本。

要实现真正的职场性别平等,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首先,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可适用性。其次,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公平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同时,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消除对女性的刻板印象,营造更加包容和平等的工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同工同酬的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