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景区:世界喀斯特皇冠上的明珠
漓江景区:世界喀斯特皇冠上的明珠
“九匹骏马奔腾而来,它们或昂首嘶鸣,或低头饮水,或扬蹄奋起,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这不是神话传说中的场景,而是广西桂林漓江景区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九马画山。这面巨大的峭壁上,天然形成的九匹骏马仿佛被一位神奇的画师勾勒出来,成为了漓江最引人注目的标志。
九马画山的神奇之处,正是漓江景区地质特征的缩影。这片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皇冠上的一颗明珠”的景区,其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3.6亿年前。当时的桂林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直到约2亿年前的地壳变动,这片土地才渐渐“浮出海面”。随后,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冲刷和侵蚀,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奇峰异石。
漓江的自然景观,无一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象鼻山,这座形似大象饮水的山峰,是漓江最著名的地标。它的形成过程堪称自然界的奇迹:大约2亿年前,漓江比现在宽得多,西岸在今天的榕湖之西,象鼻潭水下溶出了一个圆月形状的大洞粗胚。后来,漓江水消退河道变窄,水下的大洞逐渐露出水面,由于山体前端裂隙较多,在江水不断的冲刷、溶蚀下,洞体逐步被溶出了一个洞壁光滑的水月洞。
而作为这头“大象”眼睛的象眼岩,其形成原理与水月洞一样,只是由于岩石结构不同、位置更高、出水更早,同时形成的象眼岩就不似水月洞那样圆润。江水穿洞而过,如明月浮水。位于漓江西岸的象山水月与不远处漓江东岸的穿月岩正好相对,一浮于水,一挂于天,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象鼻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经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外是悬崖峭壁,无磴可通。从南眼张望,高耸的漓江大瀑布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历历在目;从北眼远眺,只见江波帆影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漓江的美景,离不开其独特的生态价值。漓江的源头是被誉为“漓江水塔”的猫儿山,这座海拔2141.5米的华南第一高峰,森林覆盖率高达98.03%,是广西原生性最强的水源林林区之一。据观测,漓江60%以上的水由猫儿山提供,其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巨大,2019年约达137亿元人民币。
漓江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游客们可以选择乘坐游船,沿着漓江顺流而下,欣赏两岸的奇峰异石;也可以徒步探索,漫步于相公山,俯瞰漓江全景;更可以体验竹筏漂流,以一种独特视角近距离欣赏漓江的壮丽景色。
最佳的游览时间是4月至10月,其中4、5月份可以体验“烟雨漓江”,6-8月是丰水期,9、10月份则能欣赏到层林尽染的美景。无论是哪个季节,漓江都会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每一位到访者流连忘返。
漓江景区,这颗“世界喀斯特皇冠上的明珠”,以其独特的地质特征、神奇的自然景观和重要的生态价值,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自然遗产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