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数字经济引领科技创新新潮流
北京:数字经济引领科技创新新潮流
2024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9%。这一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展现了北京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强劲实力,更标志着这座千年古都正在加速迈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头雁”产业
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目前,全市人工智能企业已超过2400家,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在大模型领域,北京更是遥遥领先,已有105款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占全国近四成。
在中关村科学城,海淀人工智能集群已跻身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在经开区,北京亦庄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可提供每秒300亿亿次的超强算力,相当于超过百万台高性能电脑的算力总和。
算力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底座”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北京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持续领跑,目前已形成以智能算力为主,新一代超算、云计算、区块链等多元协同的城市算力供给体系。
根据《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北京将重点建设亦庄等E级智能算力高地,优先加快两个10EFLOPS大规模智算集群建设。到2025年,全市智算供给规模将达到45EFLOPS,2025年到2027年将根据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需要和国家相关部署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
数据要素市场:释放数字经济新动能
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综合试验区的城市,北京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先行先试,探索出一系列创新举措。
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累计数据交易规模已达59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全市已有28家企业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合计金额超7.7亿元。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已汇聚100余家企业,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
政策引领: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为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北京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北京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7年)》则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方向。
北京提出,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8%,占GDP比重超过45%的目标。为此,将重点实施“五项行动”:人工智能+行动、示范标杆引领行动、基础设施提升行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行动、数字经济“走出去”行动。
全球视野:北京的数字经济竞争力
《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蓝皮书显示,北京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中连续三年保持“第一梯队”。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赛道上,北京的优势尤为突出,多产业、跨区域、多领域算力体系加速形成。
北京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目前,北京人工智能人才储备占比全国领先,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的重要聚集地。
展望未来:打造“北京样板”
面向未来,北京将围绕“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提升数字技术与数据应用能力,强化城市创新能力、提高人民福祉、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创新要素的持续集聚,北京必将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北京样板”,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