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大无人智能技术:未来战场新宠儿?
国防科大无人智能技术:未来战场新宠儿?
2024年9月27日,由国防科技大学牵头举办的第二届国防科技高地论坛在湖南长沙拉开帷幕。此次论坛以“智能时代机器人技术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了20余位两院院士、千余名军地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无人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指出,智能无人系统作为前沿科学技术的集大成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的主要阵地。他认为,人工智能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所积蓄的巨大能量,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的协同发展。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胡德文在报告中分享了人-机器人智能融合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提出,通过将人的感知、认知、决策能力和机器的运算、存储、推理能力相结合,可以推进机器人混合智能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胡德文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在脑机交互、大脑模式识别、视觉感知、人机协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了无人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当前,无人智能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无人机为例,近年来在地区冲突中频频亮相,从最初的侦察监视发展到如今的察打一体,甚至集群作战。2020年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通过无人机集群成功摧毁亚美尼亚的S-300防空系统;俄乌冲突中,双方投入数以万计的无人机,执行侦察、打击、自杀式攻击等多样化任务;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冲突中,无人机更是成为袭击重要目标的首选武器。
然而,无人智能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目前,智能无人装备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技术瓶颈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性、多平台协同作战的标准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面向未来,无人智能技术将向集群化、自主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智能化无人装备将实现全域协同感知,通过网络化、云协同实现多维战场态势的实时掌握。在作战运用上,将形成“集群式”作战、“自主式”决策、“体系式”毁瘫和“算法式”对抗等多种新型作战样式。
国防科技大学作为我国军事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其在无人智能技术领域的突破将为我国军事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智能系统必将在未来战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可能改变战争的面貌。正如王耀南院士所说,人工智能将进一步释放科技革命积蓄的巨大能量,为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