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赵本山:从春晚“钉子户”到全球巡演,一个时代的谢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本山:从春晚“钉子户”到全球巡演,一个时代的谢幕

引用
搜狐
9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2507844_121956424
2.
https://www.sohu.com/a/811414606_121995148
3.
https://m.ixigua.com/zhuanti/7465430976240748555
4.
https://m.kugou.com/ts/album/1lt1mwf6/
5.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5A037GU00
6.
https://www.sohu.com/a/808353422_121798711
7.
https://www.sohu.com/a/852508765_121924583
8.
https://36kr.com/p/3143087498828295
9.
https://m.yule.360.com/content/3870426

2025年春节前夕,一则关于赵本山的新闻再次引发热议。这位曾经的“小品王”将携赵家班开启全球巡演,首站定于纽约,随后将陆续登陆洛杉矶、圣荷西、新加坡和曼谷。消息一经传出,海外华人社区反响热烈,最低票价780元人民币,VIP档更是高达3680元,依然一票难求。

然而,对于国内观众而言,这则消息却勾起了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自2013年退出春晚舞台以来,赵本山已阔别国内主流舞台近十年。这位曾让春晚笑声响彻24年的喜剧大师,为何会选择在巅峰时期急流勇退?他的离开,又给中国小品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01

从“钉子户”到“告别者”:赵本山的春晚历程

1990年,赵本山首次登上春晚舞台,带来小品《相亲》。他那独特的东北口音、夸张的表情和接地气的表演风格,瞬间征服了全国观众。从那一刻起,春晚的舞台上多了一位“钉子户”,一位让观众年年期待的“小品王”。

在随后的21年里,赵本山几乎年年登上春晚舞台,创造了多个经典作品。他与宋丹丹搭档的《昨天今天明天》《说事儿》《火炬手》,与范伟合作的《卖拐三部曲》《送水工》《卖车》,以及与徒弟小沈阳、王小利等人表演的《不差钱》《同桌的你》,都成为了春晚历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退出春晚:一个时代的落幕

然而,2013年春晚,观众期待的赵本山并未出现。他只留下了一张“请假条”,悄然退出了这个他曾经主宰的舞台。这一决定,不仅让观众感到意外,也让整个小品界为之震动。

赵本山的退出,表面上是因为身体原因。他曾在采访中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开始下降,时常忘词。但谁都明白,这背后藏着更深层的原因。

一方面,春晚小品的创作环境日益严苛。赵本山的多个作品因审查原因未能登台,这让他感到创作空间受限。另一方面,演出压力巨大。他曾表示,每次春晚演出后都像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压力之大难以言表。2008年春晚后,他甚至当众痛哭,直言“演不动了”。

更重要的是,赵本山对小品艺术有着极高的追求。他认为春晚小品的最大主题就是快乐,而不是说教。他曾在访谈中表示:“你那个作品教育不了人,365天了都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快乐就是主题。”然而,随着春晚越来越强调“教育意义”,赵本山感到自己的艺术理念难以施展。

03

艺术成就:小品界的里程碑

赵本山的退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他不仅是一位演员,更是一位小品艺术的革新者。他将东北二人转的元素融入小品,开创了“本山式幽默”,让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真正走向了大众。

他的作品中,既有对生活的调侃,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卖拐》系列揭示了人性的贪婪,《不差钱》展现了小人物的质朴,《心病》则探讨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这些作品不仅让观众捧腹大笑,更引发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04

后赵本山时代:小品艺术的困境与希望

赵本山的离开,让春晚小品失去了灵魂。近年来,春晚小品屡遭诟病,被观众吐槽“包饺子含量过高”“说教味太浓”“不够好笑”。即使是沈腾、马丽和贾玲这样的实力派,也难以撑起小品的天空。

然而,赵本山并未真正离开舞台。他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自己的艺术生命。他创办的辽宁民间艺术团和刘老根大舞台,成为了培养喜剧人才的摇篮。他的弟子宋小宝、宋晓峰、王小利等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25年的全球巡演,或许正是赵本山艺术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虽然他已不再年轻,但他的艺术追求和对观众的热爱从未改变。正如他在《乡村爱情17》中所说:“我虽然老了,但我的心还年轻。”

赵本山的退出,既是个人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必然。他用自己的方式,为小品艺术树立了一座丰碑。而这座丰碑,将永远矗立在观众的心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