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果业:从“果盘子”到“金饭碗”
宝鸡果业:从“果盘子”到“金饭碗”
2024年,宝鸡市猕猴桃产量达73.9万吨,苹果产量达92.8万吨,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作为果业大市,宝鸡近年来通过实施“3+3+3”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猕猴桃和苹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成效显著。
猕猴桃产业:规模与品质双提升
宝鸡市按照“稳规模、创特色、打品牌、提效益”的总体思路,以眉县为中心,辐射带动岐山县、扶风县、渭滨区,建成秦岭北麓优质猕猴桃产业带。目前,全市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3.7万亩,年产量73.9万吨。
在技术方面,宝鸡市总结推广了“优选品种、规范建园、人工授粉、合理负载”等10项关键栽培技术,先后选育、引进了四大品系20多个猕猴桃品种。全市拥有猕猴桃分拣线120多条,猕猴桃贮藏能力超过34万吨,形成了集生产、贮藏、加工、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苹果产业:品牌价值超50亿元
在苹果产业方面,宝鸡市以老旧低效苹果园区改造提升为抓手,以中早熟和极晚熟新优品种为特色,强化科技支撑和模式创新。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56.7万亩,“宝鸡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6亿元。
凤翔区范家寨镇是宝鸡苹果的重要产区,海拔约900米,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苹果品质优良。当地培育了多个知名品牌,如“曹儒苹果”,并拥有10余个驰名商标和3个高质量示范园。
“3+3+3”战略引领果业现代化
宝鸡市实施的“3+3+3”发展战略,为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一战略包括:
- 构建三大体系: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 实施三大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
- 推进三大行动:农业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
通过这一战略的实施,宝鸡市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还打造了全省最大的高山蔬菜基地,奶山羊规模化程度和羊乳智能加工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未来展望:打造全国果业发展新高地
宝鸡市将继续深化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将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推广优质新品种;另一方面,将加强果园管理,提升果品质量。同时,宝鸡市还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升“宝鸡猕猴桃”和“宝鸡苹果”的市场影响力。
宝鸡市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猕猴桃和苹果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全国果业发展的新高地。这不仅将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撑,也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