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新专辑致敬石涛:音乐与绘画的跨界融合
窦唯新专辑致敬石涛:音乐与绘画的跨界融合
2017年3月16日,中国著名音乐人窦唯发行了新专辑《山水清音图》,其封面设计灵感来源于清代画家石涛的同名画作。这一跨界融合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展现了艺术创作中不同形式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
石涛《山水清音图》:中国画的巅峰之作
石涛(1642-1708),清初画家,原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等,法号有元济、原济等,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他擅长山水画,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笔墨恣肆,意境苍莽新奇,存世作品有《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山水清音图》《竹石图》等。
《山水清音图》是石涛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独特的泼墨山水技法。石涛在绘画技法上是多变的,在题赭墨山水时石涛曾云:
半空半壑远山村,疑是风烟势欲吞。
险到无边堪绝倒,凭天不尽画云门。
石涛的泼墨山水法,是继王维的“水墨渲染”后的一种新的山水画创作技法,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近代画家齐白石深受石涛画论影响,提出所画应在“似与不似之间”,并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以诫后学者。
窦唯的音乐创作:从摇滚到传统文化的转变
窦唯是中国摇滚乐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低调的生活态度闻名。近年来,他逐渐将创作重心转向传统文化,与京剧艺术家史依弘合作的《胡笳十八拍》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个作品以《胡笳十八拍》曲词为本,以吉他、古琴和鼓为主要演奏乐器,辅以采样的真实自然音效,重新配乐,人声由史依弘和窦唯完成。
此前,这首时长56分56秒的音乐作品就曾经在窦唯和他的朝简乐队的“秋文宴月”中秋直播中首次亮相,当时就有2000多万观众在线收听。这些年,窦唯一直在音乐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方向上进行创作,他和朝简乐队创作了《离骚》《宋词》《元曲》《白居易》《赤壁赋》《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等一系列作品,致力于中国传统诗词歌赋的音乐表达,探索传统古文字的字音字符与原创音乐旋律结合的意境呈现。
对于这一次创作,窦唯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选择《胡笳十八拍》纯属机缘巧合,在选文字内容时碰到,然后就决定使用这首传世的曲词作为创作文本。而在这个作品里,所谓“戏韵文音”,京剧青衣的运用是作品全新的尝试。
在《胡笳十八拍》中,史依弘的女声唱了其中第一拍至第十一拍,窦唯演唱了第十二拍至第十八拍。窦唯说,和史依弘合作是“因前缘引得今如愿”。此前,作为上海京剧院的当家青衣,史依弘有过不少跨界经历,曾经出演过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窦唯差一点成为该片配乐,虽然最后没有合作成功,但史依弘的声音印象深刻。多年之后,在创作《胡笳十八拍》时,窦唯就想到了史依弘,觉得她的声音非常适合这个作品。
史依弘告诉记者,确定和窦唯一起合作《胡笳十八拍》也就是在今年8月初。8月底她去北京录音棚,第一次见到了窦唯,两人在录音棚里合作却出奇顺利。窦唯并没有给到她曲谱,但每次跟着他一唱起来,大家总是觉得很对,因此所有人都挺高兴,第一天就录了6拍,两三天后完成了全部录音棚的录制。
“这个作品既不是戏曲也不是京歌,也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歌,它是一个很特别的音乐作品,非常飘渺,辽阔悠远,感受是非常独特的。”史依弘说,虽然自己之前参与过一些跨界的合作,和交响乐的合作尤其多,但这一次的合作还是非常特别,是之前从未有过的。“窦唯的音乐非常纯粹,还有他独有风格的嗓音,是一次很独特的实验碰撞。”
李杰、史依弘和窦唯
史依弘说,《胡笳十八拍》是现代原创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一种交融,而窦唯邀请她一起合作,“可能是因为觉得我声音合适,另外也可能是《胡笳十八拍》传说是蔡文姬所作,也比较适合我。”
窦唯说自己和史依弘的合作算得上“一拍即合”,两人因此还碰撞出了新的作品《二十四诗品》,“甚是喜人”。据悉,这个新作品将于10月24日正式上架,窦唯为此还专门学习了京剧韵白。从摇滚音乐转而这些年专注于传统诗词文化的音乐创作,对于自己在音乐创作方向和风格上如此大幅度地转变,窦唯只是简短表示,完全是“自然而然”。
而史依弘则认为,这样的合作希望未来能越多越好。当时《胡笳十八拍》首次在中秋直播亮相,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关注和喜欢,“我觉得京剧能够参与到这种现代音乐中是一件好事情,能够带来更多可能和关注。一个艺术形式或者一个作品无论是怎样创新跨界,观众能够关注和喜欢可能是最重要的。”
跨界融合:音乐与绘画的对话
音乐与绘画的跨界融合在艺术领域已有先例。例如,水墨画家吴立民创立的台州画派,就以音乐绘画为特征,将音乐元素融入绘画创作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吴立民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的家庭,父母均毕业于之江大学。他的母亲黄敏敬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对吴立民的早期音乐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母亲不仅精通西方古典音乐,还注重音乐的审美和情感表达。她从小为吴立民提供了丰富的音乐环境,通过教导古典音乐和民间乐曲,培养了他对音乐的深厚兴趣。
在母亲的影响下,吴立民早期接受了系统的音乐训练。这些早期的音乐教育不仅使他掌握了音乐基础知识,也塑造了他对音乐细腻情感的感知能力。音乐的启蒙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能够在艺术领域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1949年,母亲作为宋美龄工作团队的成员随民国政府撤离台湾,自此母子天各一方。
青少年时期,吴立民将重点转向了绘画领域,尤其是传统的水墨画。他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逐渐将音乐的理念融入到绘画创作中。这种跨界的探索不仅丰富了他的艺术视野,也使他在艺术表达上具有了独特的创新性。
吴立民的绘画学习不仅包括传统技法,还涵盖了对艺术史和理论的深入研究。他研究了中国古代水墨画大师的技法,并结合自己的音乐背景,探索如何将音乐元素融入绘画中。这种结合不仅使他的绘画作品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也让他的艺术创作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音乐与绘画虽然通过不同的媒介表达情感,但它们在情感传递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音乐通过音符、节奏和旋律传达情感,而绘画则通过色彩、笔触和构图表达情感。吴立民在创作中充分利用了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例如,他在绘画中运用了类似于音乐的节奏感。画作中的线条和色块往往具有音乐的韵律感和流动性,使得观众在视觉上也能感受到一种类似音乐的节奏。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不仅增加了绘画作品的表现力,也使得音乐与绘画之间的界限变得更加模糊。
吴立民在绘画中借鉴了音乐的结构和形式。他将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转化为绘画的构图、线条和色彩。例如,他可能会使用流畅的笔触模拟音乐的旋律,用色彩的渐变表现音乐的和声。这种形式上的交融,使得他的绘画作品在视觉上展现出一种音乐的美感和动感。
在具体的作品中,吴立民可能会将音乐的某一段旋律或节奏作为创作的灵感,通过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不仅仅是对音乐的视觉化表达,更是对音乐情感的深入解读和再现。
在与邱禹仁的交流和指导下,吴立民创立了台州画派。这一画派以音乐绘画为特征,强调音乐与绘画的融合,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色:
音乐元素的融入
台州画派的最大特色就是将音乐元素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吴立民通过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和声的理解,将这些元素转化为绘画的表现形式。他的画作常常充满了音乐的节奏感和动态美,使得观众在欣赏绘画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情感。
技法与风格的创新
台州画派在技法上具有明显的创新。吴立民在绘画中采用了流畅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变化,模拟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这种技法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力,也使得台州画派的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情感表达的深化
台州画派强调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吴立民通过将音乐的情感融入到绘画中,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在视觉上具有美感,也能够在情感上触动观众。这种情感的深化使得台州画派的作品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台州画派的创立不仅对中国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引起了国际艺术界的关注。台州画派的作品通过展览、讲座和交流活动,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音乐与绘画融合的独特艺术风格。这一流派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艺术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在国际艺术界,台州画派被视为一种创新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将音乐与绘画的融合应用到艺术创作中,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与法国、美国、日本等国际艺术界的交流,台州画派不仅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推动了国际艺术界对跨界艺术创作的理解和认可。
吴立民音乐绘画作品(美国卡特总统中心收藏)
吴立民的艺术哲学深受跨界创作理念的影响。他认为,艺术不应被局限于某一领域,而应当通过不同形式的融合和创新来扩展其表现力。音乐与绘画的结合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他的创作不仅突破了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也为艺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立民的跨界创作理念不仅在艺术创作中得到了应用,也对艺术教育和研究产生了影响。他的创新实践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多样化和综合化。
吴立民在艺术创作中始终关注情感的表达。他认为艺术的核心在于情感的传递,而无论是音乐还是绘画,都是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通过将音乐的情感融入绘画,他不仅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力,也使得艺术创作更加深入人心。他的艺术创作体现了对情感表达的深刻理解,使得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能够在情感上打动观众。这种对情感的关注,使得吴立民的艺术作品在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上都具有了重要的地位。
艺术界的研究者对未来的发展研究与展望
吴立民的艺术创作和台州画派的形成,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在未来,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和跨界创作的不断深入,吴立民的艺术理念和实践可能会继续影响艺术创作的趋势和方向。
艺术教育的创新
吴立民的跨界创作理念不仅影响了艺术创作,也对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实践表明,将不同艺术形式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可以开拓学生的创作视野和创新思维。未来的艺术教育可能会更加重视跨界学习和多学科融合,鼓励学生在音乐、绘画等不同领域中寻求创作的灵感和方法。例如,吴立民的经验可以为艺术教育课程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跨界融合的启示
窦唯新专辑封面致敬石涛《山水清音图》,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更体现了艺术创作中跨界融合的重要性。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也深化了其情感内涵。正如吴立民所说,艺术不应被局限于某一领域,而应当通过不同形式的融合和创新来扩展其表现力。这种跨界创作的理念,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