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赋能深海考古:南海沉船遗址揭秘海上丝路繁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赋能深海考古:南海沉船遗址揭秘海上丝路繁华

引用
腾讯
9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625A0230Y00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95936
3.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6cd77fe4b00f32bf718627.html
4.
http://www.nanhaimuseum.org/n1/2024/0322/c418250-40201408.html
5.
https://www.3d-scantech.com.cn/3d-sao-miao-zhu-li-wen-wu-xiu-fu/
6.
https://news.xmu.edu.cn/info/1741/489831.htm
7.
http://m.cyol.com/gb/articles/2024-12/14/content_dqYoWAI07L.html
8.
https://www.dji.com/cn/newsroom/news/zenmuse-l2-ancient-architecture-3d-mapping-cn
9.
http://www.cqkaogu.com/gzdt/6628.jhtml

2023年至2024年,我国在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考古调查中取得重大发现。这两处沉船遗址不仅保存相对完好、文物数量巨大,而且年代明确,是世界级的重大考古发现。

01

深海之下,千年遗珍重现天日

一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距离三亚约150公里,水深约1500米。考古调查确认,该遗址由核心区、环形散落区和条形散落区组成。核心区为船体和大量堆叠有序的陶瓷器、铁器等构成的堆积,方向约350°,长约37米,宽约11米,堆积最高处与最低处高差约3米。船体上部结构不存,残存船体大部分被掩埋覆盖,仅在部分位置暴露有隔舱板、底板等,可见10个分舱。

一号沉船出水文物种类丰富,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超过十万件。其中,陶器以罐为主,多为酱釉;瓷器则有青花、青釉、白釉、青白釉、红绿彩、珐华等多种釉色。铜器包括盘、锁、器座、灯台、环、勺、铜钱等;铁器有锅、锚等;竹木器多为木箱,有的木箱外包金属,大小各异,内装铜盘、铜锁等。

二号沉船遗址位于一号沉船东北约12海里处,由核心区和散落区组成。核心区为大量排列整齐的原木堆积,长约21米,最宽约8米,方向25°。遗址遗物以原木为主,另有少量的陶器、瓷器、铅锡器、螺壳、鹿角等。从二号沉船遗址提取遗物36件,主要有原木,青瓷碗、罐,青花瓷碗,酱釉陶罐、瓶,蝾螺壳,鹿角等。

02

科技助力,深海考古迈入新阶段

此次考古调查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融合。考古队使用了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如载人潜水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通过这些设备,考古队员能够下潜至常规潜水无法达到的深度,对遗址进行调查、记录和研究,并提取文物和样品。

在一号沉船遗址,考古队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这种技术能够精确记录遗址的三维数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此外,考古队还使用潜载抽泥、吹泥装置对计划提取的文物和部分重要区域进行了抽泥、吹泥作业。

03

填补空白,实证海上丝绸之路繁荣

通过器形、装饰纹样等对比分析,一号沉船遗址的青花瓷器与景德镇明代中期窑址及福建老牛礁、西沙群岛盘石屿一号、菲律宾利纳号等明代中期沉船和吉林扶余明代中期墓葬的同类器物相近,其年代为明正德年间;二号沉船遗址青花瓷器装饰的仙人乘槎纹样具有典型的明弘治特点,其年代为明弘治年间。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古代南海离岸航行路线的缺环,完善了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段航线的历史链条。这些文物不仅是我国深海考古的重大发现,更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再现了明代中期海上贸易的繁盛景象。

04

跨界融合,开启水下考古新篇章

此次考古调查是中国水下考古工作者首次运用考古学理论、技术与方法,严格按照水下考古工作规程要求,借助深潜技术与装备,对位于水下千米级深度的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这充分展示了我国深海科技与水下考古的跨界融合,标志着我国深海考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这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考古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更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史、陶瓷贸易史等提供了重要支持。随着科技与考古的深度融合,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历史真相被揭示,更多文化瑰宝重获新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