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项羽与刘邦:一个英雄为什么打不过一个流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项羽与刘邦:一个英雄为什么打不过一个流氓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AGUEFI05566FIB.html

在秦末乱世中,项羽和刘邦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命运走向令人深思。一个出身贵族,力能扛鼎,被誉为“西楚霸王”;另一个则是沛县的地痞,30多岁还一事无成。然而,最终却是“流氓”刘邦击败了“英雄”项羽,建立了汉朝。本文将从性格、身世、战斗力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成败原因。

性格:流氓有欲望,英雄有魅力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除了仪表特征以外,这个人的谈吐往往是判断其性格的重要指标。一个人说的话,会证实他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而且会对改造世界、融入世界的方式,有很深远的影响。无一例外,这种影象在项羽和刘邦身上,就真实体现过,而且是相似的场景。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项羽和大伯项梁去围观。当秦始皇的车从他们面前经过时,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我可以取代他!潜台词就是——我比他强。

这6个字,把项羽的性格暴露无遗:

  1. 项羽是一个性情中人。秦始皇扫六合而定中原,他的江山可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他遵循法家治国,依靠严刑峻法。当时,偶语弃市,因言获罪的案例数不胜数,因此,大家宁愿做“观局不语”的真君子,更何况皇上就在眼前,常人敬畏还来不及,哪里敢说什么“我可以取代他”?而,23岁的项羽,却敢。足见他是一个敢想敢说、行事磊落、敢于担当的真汉子。

  2. 项羽太不谨慎,太鲁莽。秦始皇巡游,人群中难保没有探子、邀功小人,项羽的话没被听到,这是项羽的幸运。所以,项羽一说这话,可把大伯项梁吓坏了,赶紧捂住他的嘴,“毋妄言,族矣!”意思是,这话可不能乱说,会被灭族的!

相比之下,刘邦说的话,就成熟多了,体现出了中年男人恰当的欲望。刘邦在被征役去咸阳的时候,偶然看到了秦始皇。见识过皇威之后,他“喟然太息”,长叹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言语之间,羡慕与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潜台词就是——他比我强,我要向他学习!

你看,这句话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会服气的人。他明白,秦始皇之所以能有如此威风,肯定有过人之处。当时,秦始皇与刘邦年龄相差无几,人家已经成为史上首位皇帝,而,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刘邦是在羡慕和肯定秦始皇。

项羽的话很直接,刘邦的话仅仅是向往。项羽有的是大男子汉的魅力,刘邦有的却是唤醒的欲望。项羽伴随大伯项梁,过的是快意恩仇的日子,活的是自己的真实,他没有太多的心机,他所追求的是“万事随性”。而,刘邦很现实,他知道自己的位置,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一个30多岁的男人,在那个时代的历练,早已让他明白了——有心机,能分析利弊,才能让自己站得稳一些。

身世:流氓是平民地痞,英雄是落魄贵族

就家庭背景、个人魅力而言,刘邦是无法和项羽相提并论的。再怎么说,项羽也是一个落魄贵族,祖上风光过——项家世代是楚国栋梁,但,项燕死后,秦军长驱直入,打败了楚国,项家也因此衰败。

项羽自然知道,自己的祖上何等荣光,因此,他对秦始皇、对秦国有的只有恨。这种转折,换谁都不能轻易接受。你看,曹雪芹用了后半生凝聚了一部《红楼梦》,而,项羽,则是英雄本色,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所以才有了后来“火烧咸阳城”“掘尸秦室墓”的操作。

而,刘邦与项羽相比,更像一个泼皮无赖,他可以打白条去喝别人的酒,更没有恨秦始皇的心。作为秦朝小吏,他吃的是皇家俸禄。40岁之前,他想的可能是——如何让自己爬得更高、拿更高的工资。秦始皇没有损害过他的直接利益。所以,他对秦始皇、对秦国没有太多的恨意。他放走逃犯,也只是因为他管理不善,逃走的人太多,导致无法交差,才因此走向与大秦决裂的道路。

战斗力:项羽勇冠三军,刘邦善于用人

刘邦和项羽更大的不同,体现在战斗力上。项羽的勇,充分表现在两军对阵时——刘邦手下有一位神箭手——楼烦,刘邦让他站在阵前,楚军出来一名大将,他就射死一个,出来两个,他就射死一双……一连射死了好几个大将。项羽怒了,亲自出阵,大吼一声,楼烦吓得丢了弓箭就跑,再也没敢出来……由此便知,项羽的英雄气概与个人魅力绝对是顶流的。所以,在整个灭秦与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几乎是攻必克、战必胜。

而,刘邦会干什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