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疾控提醒:夏日凉拌菜食材选购与食用指南
上海疾控提醒:夏日凉拌菜食材选购与食用指南
炎炎夏日,凉拌菜以其清爽可口、制作简便的特点,成为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然而,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也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温床,使得凉拌菜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近期,上海疾控中心发布夏季凉拌菜食材选购指南,提醒广大市民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更要注重食品安全。
选购食材,渠道正规是关键
上海疾控中心强调,选购凉拌菜食材时,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超市、农贸市场或商场。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要仔细查看外包装上的产品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等信息。对于散装食品,则需要特别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和保质期。
食材处理,细节决定安全
以常见的凉拌菜食材面筋为例,其选购和处理都有一定的讲究。首先,要选择色泽洁白、弹性良好的面筋。在处理时,需要先将面筋切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然后放入沸水中焯水,同时加入少量食用碱,这样可以有效去除面筋的酸味。焯水后,要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这样不仅能去除残留的碱味,还能使面筋更加筋道。
微生物污染,不容忽视的风险
夏季是细菌滋生的高峰期,凉拌菜因其未经高温烹饪,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这种细菌本身对温度敏感,容易被杀死,但其产生的肠毒素却具有很强的耐热性,即使加热至100℃、30分钟也不能完全破坏。一旦食物在20℃-30℃的环境中放置3-5小时,就可能产生足以引发食源性疾病的肠毒素,导致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安全食用,这些要点请记牢
为了确保夏季凉拌菜的食用安全,上海疾控中心建议遵循以下几点:
现做现吃:凉拌菜最好现做现吃,避免长时间存放。如果实在吃不完,食用时间最晚不要超过2小时。
储存得当:如果需要存放,一定要及时放入冰箱冷藏,但要注意,冰箱不是保险箱,存放时间越长,滋生的细菌越多。
生熟分开:在制作过程中,生的食材和熟食要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使用专门的刀具和砧板,确保清洁卫生。
注意个人卫生:制作前要彻底洗手,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
选择新鲜食材:优先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等食材,避免使用已经变质或接近保质期的食材。
特殊食材,需谨慎对待
一些特殊食材如海鲜、豆制品、乳制品等,由于蛋白质含量较高,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因此,在制作凉拌菜时要特别小心,确保食材新鲜,并在食用前充分清洗。如果需要加热,一定要彻底煮熟。
结语
夏季食用凉拌菜,既要追求美味,更要注重安全。通过正规渠道选购食材,注意食材处理的细节,遵循正确的储存和加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让我们一起享受健康、美味的凉拌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