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竟然是种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了解一下
打呼噜竟然是种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了解一下
打呼噜,这个看似平常的睡眠现象,可能暗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据统计,约有2%-15%的人口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简称OSA),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甚至在睡眠中窒息死亡。
什么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导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这种暂停通常持续10秒以上,每晚可发生数十次甚至数百次。
OSA的主要症状包括:
- 夜间打鼾、呼吸暂停
- 日间嗜睡、疲劳
- 头痛、注意力不集中
- 记忆力下降、情绪波动
OSA的危害:不仅仅是睡眠问题
OSA的危害远不止睡眠质量下降。长期的间歇性缺氧和睡眠结构破坏,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心血管疾病:OSA患者患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人的2-3倍,还可能引发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脑血管疾病:OSA患者卒中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的4倍,死亡率增加1.98倍。
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
认知功能下降:长期缺氧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其他系统损害:包括肾脏损害、性功能障碍等。
如何识别OSA?
如果你或家人有以下症状,需要警惕OSA的可能性:
- 夜间症状:打鼾、呼吸暂停、夜尿增多
- 日间症状:白天嗜睡、疲劳、头痛、记忆力下降
- 体征:肥胖(尤其是颈部脂肪堆积)、颈围过大(男性>43cm,女性>40.5cm)
确诊OSA需要进行专业的睡眠监测,包括:
多导睡眠监测(PSG):在医院睡眠中心进行,监测整夜睡眠过程中的脑电图、眼动图、肌电图、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家庭睡眠呼吸监测:便携式设备,适合轻中度疑似患者。
药物诱导睡眠喉镜检查(DISE):在手术室进行,用于评估上气道阻塞的具体部位。
治疗方法:从生活方式到医疗干预
OSA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方案:
生活方式调整:
- 减重:肥胖是OSA的重要危险因素,减轻体重可以显著改善症状。
- 戒烟戒酒:避免使用镇静药物。
- 侧卧睡眠:避免仰卧位睡眠。
-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无创持续正压通气治疗(CPAP):这是中重度OSA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通过面罩在睡眠时持续提供正压气流,保持气道通畅。
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患者,通过调整下颌位置保持气道开放。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特定解剖结构异常的患者,如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手术可能是一个选择。
OSA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如果你或家人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别让打呼噜成为健康的隐形杀手,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