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科学使用空调制热保障室内空气健康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科学使用空调制热保障室内空气健康
随着冬季的到来,空调制热成为了许多家庭和办公场所的必备选择。然而,如何在享受温暖的同时保障室内空气健康,防止疾病传播,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呼吁公众科学使用空调制热,合理开窗通风,定期清洗空调,以防止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科学使用空调制热
在使用空调制热时,温度设置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至25℃之间,这个范围既能保证舒适度,又不会导致空气过于干燥。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可将温度适当调高至24℃至26℃,但不宜过高,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不适。
除了温度设置,保持室内湿度同样重要。冬季空气本就干燥,空调制热会进一步降低室内湿度,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喉咙不适等问题。建议使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放置水盆,将湿度控制在40%至60%之间,这是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湿度范围。
此外,长时间使用空调制热会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增加病原微生物滋生的风险。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避免长时间直吹空调,特别是婴幼儿、老年人和体弱者,以防引发“空调病”。
中央空调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对于采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办公建筑,科学使用和定期维护尤为重要。在使用方面,建议将温度设定在20℃至22℃之间,既节能又舒适。同时,提高新风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在维护方面,定期清洗空调滤网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建议每三个月清洗一次,尤其是在冬季使用频繁时。清洗方法很简单,取下滤网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后再装回去即可。此外,还要检查制冷剂压力、冷冻水温度等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保设备运转良好。
冬季也是中央空调系统需要特别关注防冻问题的时期。对于长时间不使用或可能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管道,要及时排空积水,防止管道冻裂。在水系统中添加适量的防冻剂,可以降低水的冰点,防止水在低温下结冰。同时,对暴露在室外或低温环境中的管道、阀门、设备等进行保温处理,增加保温层的厚度或更换保温效果更好的材料,确保设备和管道在冬季能够正常运行。
特殊人群使用注意事项
对于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空调制热需要更加谨慎。建议将温度设定在24℃至26℃之间,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避免皮肤干燥和呼吸道不适。此外,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
在享受空调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健康和安全。科学使用空调制热,合理设置温度和湿度,定期开窗通风,做好设备维护和清洁,才能真正实现温暖与健康的双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