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志愿服务到国际舞台
新时代大学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志愿服务到国际舞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源自《礼记·大学》的儒家思想,历经数千年沧桑,依然熠熠生辉。在当今时代,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追求,更成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指南。让我们看看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是如何在实践中诠释这一古老智慧的。
修身:志愿服务中的精神洗礼
在乔治亚大学(UGA),一场名为“狗日服务”(Dawg Day of Service)的大型社区服务活动,每年都会吸引超过500名学生参与。2023年9月21日,第11届活动创下历史新高,学生们在亚特兰大-克拉克县的30个不同地点展开志愿服务,从为无家可归者清理环境到为记忆护理患者写卡片,从种植花园到参与校园内的公益项目,处处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这种志愿服务精神不仅体现在大型活动中,更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Notre Dame大学的Tutor-ND项目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该项目获得AmeriCorps的64万美元资助,成功招募约500名志愿者,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幼儿园至八年级学生提供辅导服务。数据显示,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在阅读和数学方面都有显著提升,特别是在南本德地区的Darden小学,三年级学生的阅读通过率从62.4%提升至76.2%。
在小红书上,一位大学生志愿者分享了她的志愿服务经历:“线上参与,不费妈,一个活动就能攒10小时的志愿时长。从‘传承历史文化’到‘青少年防溺水’,从‘消防安全知识’到‘家庭生活技能’,每一次活动都让我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齐家:创业实践中的家庭担当
在创业的道路上,大学生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北京邮电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保护调查研究项目,为我们揭示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和挑战。该项目由人文学院法学系的邱扬晫同学牵头,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展现了跨学科合作的魅力。
一位在小红书上分享创业心得的大学生写道:“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每天都很迷茫,到底该做什么。上班就那点死工资,感觉日子一眼就望到头了,好想为自己奋斗为自己打工啊。”这段话道出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他们不甘于平凡,勇于追求梦想,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从未放弃。
治国:国际交流中的国家担当
北京大学的海外学习项目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舞台。从英国剑桥大学到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从南洋理工大学到大阪大学,北大与世界各地的顶尖学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2025-2026学年度校级交换项目已经开始申请,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登录北大个人门户进行在线申请。
一位在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实习的马学长分享了他的经历:“在国际组织实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参与了重要项目,还获得了2023年UN Secretary-General Awards提名。更重要的是,我有机会与不同国家的同事建立友谊,学习国际组织规范,了解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信息。”
平天下:全球视野下的责任担当
在首届AIB亚洲大学生视觉艺术设计大赛中,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大学生同台竞技,展现了非凡的创意和才华。比赛内容涵盖平面设计、动画设计、视频设计、文创设计等多个领域,获奖者将有机会赴日本参加答辩和颁奖典礼,并与当地高校师生进行深入交流。
一位在小红书上分享国际组织实习经验的用户写道:“国际组织实习真的是一段非常宝贵且难忘的经历。它不仅能让你在国际化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收获成长和进步,还能拓宽视野,提升专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技巧,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社区服务到创业实践,从国际交流到全球竞赛,当代大学生正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现代意义。他们不仅关注个人成长,更致力于为家庭、国家乃至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源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