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舰第7次试飞:部分成功,助推器回收创里程碑
SpaceX星舰第7次试飞:部分成功,助推器回收创里程碑
2025年1月16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Starship)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发射基地进行第七次试飞。这次任务本应是“星舰”朝商业化运营迈出的重要一步,但火箭第二级飞船升空后不久与地面失联,并在上升燃烧过程中解体。此次试飞仍取得部分成功,火箭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通过机械发射塔臂的“空中捕获”实现回收。
试飞三大亮点
这次试飞有三个重要亮点:
“Block 2”版本首秀:这是星舰的最新升级版本,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
首次硬件重复使用:此次使用的“星舰”超重型助推器中,有一台猛禽发动机曾用于第五次试飞任务。这是SpaceX首次尝试对硬件进行重复使用。
首次部署有效载荷:星舰携带了10颗模拟卫星,这些卫星的大小和重量与SpaceX即将推出的下一代星链卫星相仿,旨在测试星舰将有效载荷安全送入预定轨道的能力。
技术全面升级
为了应对技术挑战,SpaceX对“星舰”进行了多项重大升级:
- 推进剂装载量提升25%:这将为火箭提供更强大的推力。
- 新增30多个摄像头:为工程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实时数据。
- 整体高度增加3.1米:优化了火箭的气动性能。
- 前襟翼重新定位:改进了飞行控制能力。
- 飞行计算机彻底升级:新增冗余设计,以支持更复杂的任务需求。
试飞过程与结果
此次试飞于当地时间16日下午4时37分(北京时间17日凌晨6时37分)开始,发射画面显示,“星舰”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海滩的Starbase发射场顺利升空。按计划,“星舰”将尝试接近轨道速度,释放10颗模拟卫星,并进行一系列再入和回收实验。然而,在飞行不到8分半钟后,火箭第二级飞船与地面团队失去联系,随后在燃烧过程中发生“快速的非计划性解体”。
尽管遭遇挫折,但此次试飞仍取得重要进展:
助推器成功回收:火箭的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在完成飞行任务后,通过机械发射塔臂的“空中捕获”实现回收。这项复杂的工程技术被视为SpaceX追求火箭完全重复使用的关键一步。
数据收集:SpaceX表示,通过这次试飞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将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火箭性能,为未来的改进提供依据。
未来展望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试飞后表示:“成功是不确定的,但娱乐是有保证的。”他分享了一张飞船解体后部分碎片如流星般落下的照片,并透露改进版的“星舰”和助推器已经准备就绪,等待未来的发射。
根据SpaceX发布的规划,今年将是“星舰”项目的关键转折年。公司目标是在未来几次试飞中实现火箭全系统的重复使用,并开展更具挑战的任务,如将货物和人员送往月球和火星。为了提高可靠性,SpaceX计划引入更多设计改进,并通过多次试飞持续优化硬件性能。
星舰项目作为SpaceX实现多行星文明愿景的关键一步,其进展备受关注。尽管面临技术挑战,但SpaceX“飞行—失败—改进”的工程理念正在推动人类探索太空的边界不断向前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