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揭秘:北宋官窑贯耳瓶&苏轼真迹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吉林省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揭秘:北宋官窑贯耳瓶&苏轼真迹

引用
搜狐
6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778539625_121729368
2.
https://www.sohu.com/a/790495711_121124385
3.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6ca6ebae4b0458dc38c6178.html
4.
https://art.icity.ly/events/hhje4yq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214/00/81786022_1113992590.shtml
6.
https://culture.cnjiwang.com/cyjlwc/202407/3862260.html

吉林省博物院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了众多珍贵文物。其中,北宋官窑贯耳瓶以其端庄典雅的釉色和仿青铜投壶造型成为镇馆之宝之一;而苏轼的行书作品《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更是书法爱好者们不可错过的珍品。这两件国宝不仅展示了宋代瓷器和书法的艺术成就,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01

官窑青釉贯耳瓶:宋代瓷器的巅峰之作

这件官窑青釉贯耳瓶隶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官窑”,是2024年5月在“瓷语千年——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陶瓷精品展”中展出的重要文物,也是时隔8年后的再次亮相。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学界称其艺术风格以釉色取胜,以造型见长,以纹片著称。

从外观来看,贯耳瓶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1. 釉色:丰腴莹润、厚如堆脂,玉质般的釉面在成色上贴近鸭蛋壳的青色
  2. 造型:敞口、粗颈、扁腹、高圈足,外形像鸭梨,感觉底盘很稳,颈两侧有对称的管状双耳,叫“贯耳”,贯耳瓶是仿青铜壶的式样
  3. 纹片:釉面开片大块“冰裂纹”,原本是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缺陷,后来演变成一种独特的装饰美学

贯耳瓶的“贯耳”设计源自古代投壶游戏。投壶是古代士大夫饮酒时博弈助兴的一种投掷运动,起源于春秋,盛于魏晋,衰于清朝。最早的投壶并不是游戏,而是诸侯国之间的国家礼仪,由商周时期的“射礼”演变而来。魏晋以后,壶的形制出现变化,为了增加命中率,在壶口两边增加两个环形耳朵,投入耳者也算赢。北宋司马光所著的《投壶新格》进一步确定了双贯耳投壶的标准器型。宋人尚古,对“贯耳壶”进行复刻,同时在装饰上打造宋式美学,“贯耳瓶”慢慢也演变为一种案头陈设器。

宋代官窑瓷器有南北之分,北宋官窑窑址至今未发现,南宋官窑窑址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凤凰山和乌龟山,设立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专门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南宋官窑瓷器主要有紫口铁足、薄胎厚釉、粉青釉色、冰裂纹片等特征,器形多仿自周、汉古制,其产生与发展与宋代的国家大典仪式以及所推崇的复古风尚密切相关。

在宋代官窑瓷器身上,你看不到什么多余的装饰,“不饰之饰,简约隽永”是宋人追求的淳厚朴实、典雅高贵的审美境界。正如宋式美学的精髓,一个“雅”字就够了。宋代官窑瓷器以“极简美”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留下“含而不露”的独特韵味。

02

苏轼《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宋代书法的巅峰之作

苏轼的《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是吉林省博物院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展现了宋代书法的最高成就。这两件作品与黄庭坚、米芾等北宋名家的书法作品一同展出,体现了宋代书法的最高水平。

苏轼的书法以行书见长,其字形扁平,结体宽绰,用笔圆润丰腴,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洞庭春色赋》和《中山松醪赋》都是苏轼的代表作,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精髓。这两件作品在海南省博物馆的苏轼主题展中展出,体现了其重要的艺术价值。

与同时代的其他书法名家相比,苏轼的书法更注重意境和神韵的表达。黄庭坚的书法以瘦硬著称,米芾则以八面出锋的笔法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则更注重自然流畅的线条和富有韵律感的节奏。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密不可分。苏轼在文学、绘画、书法等多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其书法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文人的气质和情趣。

这两件镇馆之宝不仅是吉林省博物院的珍贵藏品,更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示了宋代瓷器和书法的艺术成就,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通过欣赏这些文物,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还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你对历史文化感兴趣,不妨亲自到吉林省博物院一睹这些稀世珍宝的风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