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靖安三爪仑:四代人的绿色接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靖安三爪仑:四代人的绿色接力

引用
github
7
来源
1.
https://github.com/caoygx/my_lib/blob/master/b.txt
2.
https://www.hrbswszyjs.org.cn/news/174.html
3.
https://www.goodreads.com/questions/4676460-99367376-e
4.
https://www.scribd.com/document/789914539/%E5%88%9D%E4%B8%AD%E7%94%9F3500%E5%B8%B8%E7%94%A8%E5%AD%97%E7%BB%84%E8%AF%8D%E4%BF%AE%E6%AD%A3%E7%89%88
5.
http://www.it86.org/sf_43590EF64D5A46E3A85E87B804794464_209_DA3ABF88808.html
6.
http://www.75on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0254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419/16/99076_1120861293.shtml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的三爪仑林场,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四代林业人接力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见证了从采伐到保护的历史性转变。

01

从采伐到保护:一个林场的绿色转型

三爪仑林场始建于1958年,最初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木材。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林场的首要任务就是采伐木材,支援国家建设。然而,长期的采伐导致森林资源逐渐枯竭,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这场灾难让人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同年,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爪仑林场也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由木材生产转向生态保护。

这一转变并非一帆风顺。对于长期依赖采伐为生的林业工人来说,转型意味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巨大改变。但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一代又一代林业人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谱写出了一曲绿色接力的动人篇章。

02

四代人的绿色接力

朱赳夫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正是三爪仑林场变迁的生动写照。

朱赳夫的父亲是林场的第一代林业工人,见证了林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在那个年代,林业工人的主要任务就是砍树,为国家建设提供木材。他们每天天不亮就上山,天黑才下山,用最原始的方式伐木、运木。

到了朱赳夫这一代,情况开始发生变化。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后,林场的采伐量大幅减少,林业工人的工作重心也开始向森林管护转移。朱赳夫回忆说:“那时候我们就开始学习种树、护林,从‘砍树人’变成了‘种树人’。”

朱赳夫的儿子朱志伟,是林场第三代林业人。他大学毕业后回到林场工作,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在他的带领下,林场开始实施科学管护,运用现代技术监测森林生长情况,开展病虫害防治。

如今,朱志伟的女儿朱琳,作为第四代林业人,正在用她的知识和热情,为这片森林注入新的活力。她参与森林生态监测,研究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努力让这片绿色家园更加美好。

03

生态保护的丰硕成果

经过四代林业人的不懈努力,三爪仑林场如今已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海洋。据统计,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已高达94.59%,成为江西省首个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点。

漫步在三爪仑林场,可以看到各种珍稀动植物在这里安家落户。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云豹、白颈长尾雉等频频现身,野生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树种也在这里茁壮成长。

三爪仑林场的成功转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林场周边的村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种植经济林木等方式,走上了致富之路。

三爪仑林场的故事,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采伐者到如今的守护者,四代林业人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绿色接力”。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终将成为现实。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