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种他汀类药物降脂,哪个效果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7种他汀类药物降脂,哪个效果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2949542_121118891
他汀类药物
的区别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提示: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 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面对我国ASCVD疾病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
他汀类药物是降脂首选药物,他汀类药物口服后,在体内被水解成β羟基酸代谢物而发挥作用,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该还原酶可催化羟甲基戊二酰辅酶转化为甲基戊酸(为胆固醇的前体物),从而使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胆固醇合成的减少可触发肝脏代偿性地增加LDL的摄取,使血脂下降,降低血浆TC、LDL的水平,同时也能降低TG的水平,增加HDL。
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等。由于每种他汀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不同,其理化性质也各有特点,所以在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各有差异。
PART.1
根据结构改造顺序
可以分为三代
- 第一代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两者性质类似,降脂强度为中效,辛伐他汀更为常用。普伐他汀为中效他汀。 - 第二代
氟伐他汀,是第一个全人工合成的他汀类药物,为中效他汀。 - 第三代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为人工合成的对映体。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为强效他汀,且长效;匹伐他汀为中效他汀,且长效。
PART.2
适应症不同
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幅度有一定差别
表1 他汀类药物适应症
PART.3
降脂强度不同
不同种类与剂量的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幅度有一定差别,但任何一种他汀类药物剂量倍增时,LDL-C 进一步降低幅度仅约 6%,即所谓「他汀类药物疗效 6% 效应」。
同等剂量他汀类药物的降脂强度顺序:匹伐他汀 > 瑞舒伐他汀 > 阿托伐他汀 > 辛伐他汀 > 洛伐他汀 > 普伐他汀 > 氟伐他汀。
表2 他汀类药物适应症
PART.4
亲水/亲脂性不同
一般亲脂性高,生物利用度高;亲水性高,溶解性好,具有肝/肌细胞选择性。
•亲脂性: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匹伐他汀
•亲水性:普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两亲性:阿托伐他汀
亲脂性顺序依次为:普伐他汀 < 瑞舒伐他汀 < 阿托伐他汀 < 氟伐他汀 < 匹伐他汀 < 洛伐他汀 < 辛伐他汀
PART.5
最佳服药时间大不同
他汀类药物由于受达峰时间,半衰期,食物等因素影响,不同他汀类药物的最佳服药时间有所不同。
表 3 他汀类药物最佳服药时间
PART.6
不良反应不同
目前报道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并发症、新发糖尿病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等。
•肝功能异常
肝损伤总的不良反应风险依次是:瑞舒伐他汀 > 阿托伐他汀 > 辛伐他汀 > 普伐他汀 ≈ 氟伐他汀,提示降脂效果越强,肝脏毒性也越大。
•肌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并发症包括肌痛、肌炎、肌病以及横纹肌溶解,发生率 1%~5%(RCT 结果)或 5%~10%(观察性研究结果),横纹肌溶解罕见。亲脂性的他汀比亲水性他汀有更大的肌肉毒性。
•对血糖的影响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属他汀类效应。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时,新发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9% 比 12%)。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在血糖正常者和 2 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类似的血糖控制不良影响。
匹伐他汀、普伐他汀:对血糖调节具有中性作用,匹伐他汀甚至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其他不良反应
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头痛、失眠、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
PART.7
用药禁忌不同
表4 他汀类药物用药禁忌
√ 表示正常使用;× 表示禁止使用;○ 表示谨慎使用,需医师充分权衡利弊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表示活动性肝病、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衰竭、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 3 倍正常值上限)时禁用
PART.8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不同
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需关注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因他汀类药物多通过肝脏主要代谢酶系-细胞色素 P450 代谢,经CYP3A4 代谢的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为多见;经 CYP2C9 酶代谢的氟伐他汀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则相对少见;不通过 CYP450 代谢的普伐他汀和匹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少量经酶代谢)的相互作用更为罕见。
表5 他汀类药物与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
PART.9
总 结
由于患者个体吸收、代谢他汀类药物的酶有一定差异,导致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一部分人服用他汀后效果较显著,一部分人服用他汀后效果甚微,还有一部分人服用他汀后几乎无效果。
因此需遵医嘱服药,不能擅自服药!
热门推荐
香烤鱼丸烧饼:传统烧饼与海鲜的完美结合
梦境中的老虎:潜意识中的压力与挑战象征解析
加强医疗合作 助推喀什市基层医疗服务提质
如何设置服务器端口进行监听?
高职单招志愿填报方法有哪些?
周受资的职场抉择:从小米CFO到TikTok CEO
21天人工周期疗法怎么吃?
公司如何监控员工?合理监控公司员工的七大策略,值得用心研读
胆固醇高不能吃肉?不一定!医生:这几种肉多吃,反而能降低胆固醇
查出肺结节不用怕,超过95%是良性!但出现这几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上海海港VS长春亚泰,乘胜追击海港冲连胜,虽败犹荣亚泰欲拿分
农村宅基地能公证吗
中超前瞻:京沪大战塞鸟能否亮相?谢晖连场战旧主
高血糖人群饮食指南:六个实用建议助你控制血糖
房地产爆雷的含义及影响分析
如何解决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的问题
2024年热梗大盘点,你知道几个?(1-6月)
原发性甲减和继发性甲减的区别表
柴油发动机的技术手段和优化措施详解
全飞秒手术术中配合指南:认识这三“点”,轻松完成手术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策略优化的新证据
联轴器纠正同心的方法
“合成孔径雷达”,什么是“合成”,“孔径”,“雷达”?
注册美国公司法人风险解析:风险深度剖析与应对策略
什么是补跌股?如何识别和应对补跌股?
交期与质量难两全:订单生产项目如何平衡速度与品质?
BIM对造价有哪些提升
抵押车怎么签合同?签订抵押车合同的要点有哪些?
Excel中插入连续编号的多种方法详解
从偶然性到确定性:概率论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