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后,便利店如何玩转社交媒体?
双十一后,便利店如何玩转社交媒体?
双十一过后,消费者的购物热情逐渐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便利店作为零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营销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根据Just So Soul研究院的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双十一期间,有37.1%的年轻人关注线下促销活动,这为便利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双十一后的消费趋势
经过16年的发展,双十一已经从最初的“光棍节”变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2024年,年轻人参与双十一大促的比例达到90.6%,其中16.7%的Z世代每届都会参与双十一,10.6%的年轻人则参加过10届以上双十一活动。这表明参与双十一已经成为年轻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快乐消费,为情绪价值/兴趣而消费”成为年轻人最多的投票选项,占比达到40.1%。这意味着消费者在双十一后的购物行为将更加注重体验和情感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优惠。
便利店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2023年全国便利店销售额达到4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预计到2029年,便利店行业销售收入将突破7526亿元。然而,行业集中度却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CR3为25.6%,CR5为29.8%,CR10为36.1%。这表明中小便利店品牌正在崛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十一过后,便利店面临着巨大的机遇。相比线上购物,便利店具有即时满足、线下体验等优势。消费者在双十一期间已经在线上购买了大量商品,双十一过后,他们更倾向于享受线下购物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因此,便利店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线下体验和便捷的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创新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
面对新的消费趋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便利店需要不断创新社交媒体营销策略。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案例和建议:
- 技术创新驱动营销升级
可口可乐在2023年的营销活动中,充分运用了生成式AI技术。通过OpenAI的GPT-4和DALL·E技术支持的AI图像生成器,用户可以制作个性化节日贺卡。此外,可口可乐还推出了AI聊天机器人,通过Instagram和Facebook Messenger连接用户与本地餐厅,提供个性化用餐建议。这些创新的营销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增加了品牌曝光度。
- 精准定位与内容营销
便利店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受众,并根据受众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例如,面向年轻消费者的便利店可以借鉴新消费品的营销经验,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有趣的产品评测和科普内容。同时,结合当下热点和流行趋势,推出与热门IP或网红达人的联名产品,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
- 线上线下融合
711便利店在2025年1月推出了一系列优惠套餐活动,包括大口饭团8.8元两件套、碱水双拼可颂搭配伊利金典鲜奶等。这些活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参与。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既发挥了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又促进了线下销售。
实施建议
建立社交媒体矩阵:在抖音、小红书、微博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官方账号,定期发布优质内容,与粉丝互动。
开展主题营销活动:结合节日、热点事件策划主题营销活动,如新年限定产品、季节性优惠等。
利用KOL/KOC合作:与当地网红或意见领袖合作,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推广产品。
优化用户体验:通过社交媒体收集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数据分析驱动决策:利用社交媒体数据分析工具,了解用户行为和偏好,为营销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双十一过后,消费者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便利店需要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创新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业绩。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要始终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建立长期的品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