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综合管理,一定重视起来
慢阻肺的综合管理,一定重视起来
慢阻肺(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将其列为五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近亿名慢阻肺患者,40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已超过13%。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本文整理了四个实用的健康管理建议。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如果病情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发展到终末期时,患者可能连穿鞋穿衣服这样的简单活动都会感到气喘。此外,夜间因痰多和咳嗽导致的睡眠质量下降,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也会影响家人的休息。
建议一:持续监测肺功能
对于以下高风险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测:
- 长期吸烟者
- 长期暴露于有毒颗粒环境的人群
- 40岁以上人群
- 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的人群
- 儿童时期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肺炎的人群
早期发现慢阻肺并及时治疗,可以有效保护肺功能,延缓病情恶化。
建议二:长期治疗
慢阻肺患者经过治疗后,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得到改善。然而,由于慢性炎症始终存在,如果没有坚持用药,症状可能会反复发作,甚至出现急性加重。每一次急性加重都会对肺功能造成损害,反复加重则可能导致肺功能严重受损。因此,一旦确诊慢阻肺,就必须坚持长期治疗。只要能够持之以恒地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
建议三:重视非药物治疗,尤其康复锻炼
慢阻肺的主要治疗药物是吸入性支气管舒张剂,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含有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的复方制剂。为了确保药物能够到达小气道并发挥最大疗效,患者需要掌握正确的吸入技巧。
除了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包括运动锻炼、呼吸肌肉锻炼以及主动清除痰液等方法。这些非药物治疗方法有时甚至能取得比药物治疗更好的效果,因此患者应重视康复锻炼和康复治疗。
建议四:及时戴口罩
在呼吸过程中,呼吸道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寒冷、空气干燥或空气污染都可能加重患者的症状。因此,患者应注意保暖和保湿,在雾霾天气或空气污浊的环境中要养成戴口罩的习惯。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戴口罩可能会加重呼吸困难,建议在特殊天气尽量避免外出,在家进行康复锻炼。
其他建议
- 所有慢阻肺患者都应接种流感疫苗,65岁以上或合并有慢性心力衰竭等其他疾病的慢阻肺患者还应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 对于急性发作期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首选无创通气治疗,以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病死率。
- 对于稳定期伴有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建议长期应用无创通气,以减少因病情加重而住院的次数。
- 对于已经发展成重度肺功能损害的慢阻肺患者,可以考虑肺移植手术。
慢阻肺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及时诊治、规范管理、坚持治疗等措施,以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