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膳食指南教你科学增重减重!
新版膳食指南教你科学增重减重!
“我1.5米的身高和51.2公斤的体重是不是超了?”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青少年对自身体重的担忧。根据儿童身高体重标准,五年级女生(约10-11岁)的平均身高为145.3厘米,而1.5米(即150厘米)已超过平均水平。至于体重,五年级女生的标准体重范围是27.2至40.9公斤,51.2公斤显然偏重。这说明,科学管理体重,尤其是减重,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年的迫切需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平衡膳食的核心推荐
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饮食指导。其核心推荐包括: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食物。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推荐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
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摄入200-350克新鲜水果;每天摄入相当于300毫升液态奶的奶制品;经常吃全谷物和大豆制品。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500克,畜禽肉300-500克,蛋类300-350克。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培养清淡饮食习惯,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烹调油25-30克。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学习烹饪和营养知识,选择新鲜食材,学会阅读食品标签。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提倡分餐制,按需备餐,珍惜食物。
科学减重:从“管住嘴”开始
想要科学减重,首先需要“管住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采用限能量膳食,即在目标能量摄入基础上,每日减少摄入能量500-1000千卡,或较推荐摄入量减少1/3总能量。这种饮食干预方式能够减轻体重、减少体脂含量,进而改善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代谢综合征组分、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高纤维、高蛋白的低能量食物:如生菜、西兰花等,这些食物既能提供饱腹感,又不会摄入过多热量。
调整主食结构:将30%-50%的主食替换为杂豆薯类、全谷物等粗杂粮,这些食物消化速度慢,能提供更持久的饱腹感。
控制油盐摄入:每日烹调用盐限制在5克以内,烹调用油的用量为25-30克。推荐使用蒸、煮、炖等低油低盐的烹饪方式。
合理安排加餐:选择牛奶、酸奶、水果等营养密度高的食物作为加餐,避免高糖高脂的零食。
除了饮食调整,运动也是减重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包括有氧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运动不仅能帮助燃烧热量,还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儿童青少年:特殊时期的营养需求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减重不能简单地限制饮食,而要在保证生长发育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能量控制。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儿童青少年应:
保证充足且均衡的营养摄入:按照不同年龄段的推荐量摄入各类食物,确保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充足供应。
采用健康的烹饪方式:多用蒸、煮、炖等低脂烹饪方法,少用油炸、烧烤等方式。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搭配,提高食欲。
合理安排加餐:在三餐之外,根据需要安排1-3次加餐,选择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牛奶、水果、坚果等。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避免边吃边玩。
增加身体活动: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运动,包括有氧运动和肌肉力量练习。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改善营养状况,可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选择适合儿童的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特医食品)。这类食品具有能量密度高、营养均衡的特点,能有效补充营养不足。
科学增重减重的关键要点
无论是增重还是减重,科学的方法都是关键。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不要盲目节食:过度节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健康。减重应循序渐进,每周减少0.5-1公斤为宜。
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减肥产品:市面上很多减肥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减重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规律的作息和适度的运动对维持健康体重都很重要。
关注心理健康:正确的体重管理应建立在健康的心态基础上,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
定期监测体重和身体指标:通过测量体重、BMI、腰围等指标,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
科学管理体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毅力。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和适当的运动,每个人都能达到理想的体重,拥有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