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顺丰无人机:抗疫一线的空中奇兵
京东/顺丰无人机:抗疫一线的空中奇兵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给医疗物资配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关键时刻,京东和顺丰等企业迅速反应,利用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参与抗疫,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还减少了人员面对面接触的风险,在防疫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创新:空中物流的硬核实力
京东无人机在2018年就获得了全球首个省域无人机物流经营许可证,这标志着我国无人机物流配送在经营许可、运行管理、政策指导、管理探索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京东在陕西完成了1.3万余架次、7.6万余公里的常态化飞行,实现了安全运行“零差错”。基于这些实践,京东建立了干线-支线-末端三级无人机智能物流体系,为后续开展物流配送经营活动奠定了基础。
顺丰则在2024年推出了新一代多旋翼中型物流无人机——方舟(ARK)80。这款无人机采用新型复合翼设计,兼具多旋翼的灵活性和固定翼的经济性,载重20kg可飞行60km,载重30kg可飞行30km,巡航速度高达80千米每小时。截至2024年8月底,顺丰旗下丰翼科技构建的低空网络累计飞行99万架次,在全国开通470条航线,运输货物470万件,飞行总里程516余万公里。
疫情大考:空中奇兵显身手
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率先冲在一线。依托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京东智能快递车在十余天内就投用在武汉街头。在参与抗疫的107天时间里,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往返行驶总里程超过6800公里,运送包裹约1.3万件,真正实现了智能配送落地应用从0到1的突破。
顺丰无人机同样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顺丰旗下丰翼科技24小时内完成部署,紧急奔赴武汉抗疫前线,完成医疗样本配送、应急物资投送等任务。2022年上海疫情期间,顺丰无人机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在金山区、嘉定区、宝山区多地搭建空中应急运输网络,运送蔬菜、生鲜、抗原试剂、应急药品等物资,实现精准起飞、精准到达,不仅可以突破道路封锁的障碍,还可以降低因人员接触而引发的病毒传播风险。
政策支持:低空经济迎来新机遇
海南率先开展无人机配送离岛免税品常态化运营,为低空配送在免税品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2024年1月,cdf海口国际免税城在海口港海关的严格监管下,成功实施了全国首次常态化海关监管下的低空经济应用——利用无人机配送离岛免税商品。三件总价值10549.5元的免税商品,在仅仅1分24秒的时间内,飞越了1133.5米的距离,从海口国际免税城直接送达海口南港码头的提货点。
海南省近年来一直在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根据《海南省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该省明确提出要拓展城市空中交通场景,支持无人机在货品配送等多个物流场景的综合开发。这一政策为低空配送在免税品物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展望未来:智能物流新趋势
无人机物流配送不仅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展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独特优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逐步完善,无人机配送将在更多场景下得到应用,为物流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京东和顺丰等企业的创新实践,正在为全球物流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