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文库:20年守护天大人学术成果
天津大学文库:20年守护天大人学术成果
天津大学文库,这座承载着天大人智慧结晶的学术殿堂,自1996年创建以来,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作为天津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库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藏书之地,更是一个展示天大人学术成就、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
收藏特色:全面展现天大人学术成果
文库的建立旨在全面收集、永久保存和展示天大人的学术成果。这里的“天大人”涵盖了天津大学的师生和校友,无论是在校期间还是毕业之后,他们的学术成果都会被文库收入其中。这种全方位的收集策略,使得文库成为了一个展示天津大学学术实力的窗口。
在收藏形式上,文库采取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体书籍、期刊、学位论文等传统载体自然不可或缺,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库也积极将馆藏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方便师生在线查阅。这种线上线下双轨制的收藏方式,既保留了传统阅读的质感,又满足了现代人对便捷性的需求。
学术贡献: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库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收藏,更重要的是推动学术研究的发展。2024年,由天津大学新媒体与传播学院院长陆小华教授主编的“智能传播变革丛书”正式出版,这套丛书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的支持,成为了文库的又一重要藏书。
该丛书包括《智能认知》《数字变革》《内容竞争》《驱动传播》《重塑融合》五本专著,共计127万字。这五本书既分别论述了智能传播在不同方面的变革,又构成一个整体,体现了对智能传播变革的系统性思考。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展现了天津大学在新媒体研究领域的实力,更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对策选择。
使用情况:服务师生的学术资源库
文库的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根据中国知网发布的“2024年度高影响力学术辑刊”评价报告,有多家与天津大学相关的出版单位入选。这些辑刊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显示了文库在学术界的广泛影响力。
在日常使用中,文库的资源也得到了师生的充分认可。据统计,文库的年均访问量达到数万人次,借阅量更是高达数万册次。许多师生表示,文库的资源对他们完成学术研究和课程作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色活动:推广阅读的文化使者
除了作为学术资源库,文库还积极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推广阅读理念。2025年1月,“旧书新知 文古润津”海河旧书市集南开区专场活动在鲁能城购物中心举办。此次活动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汇集了天津大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和实体书店,展销文学名著、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万余种二手书籍、特价书籍和古旧书刊。
活动期间,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教授王振良解读了《天津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室副主任齐红霞分享了作家老藤创作《草木志》的过程,2024年“天津最美书店”蔷之屏书店负责人李强也分享了书店经营经验。此外,活动现场还展示了《天津市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施行一周年宣传展、书香天津摄影作品展、“我的书屋书吧·我的梦”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成果展,并提供了明信片、冰箱贴等天津特色文创产品。
未来展望:数字化转型与文化传承并重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天津大学文库正在积极谋求转型。一方面,文库将继续加大数字化建设力度,将更多馆藏资源转化为电子版,方便师生随时随地查阅。另一方面,文库也将继续发挥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和文化推广活动,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推动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
天津大学文库,这座承载着天大人智慧结晶的学术殿堂,将继续在文化传承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天津大学的学术发展和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