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小龙虾:千亿产业正谋求转型升级
潜江小龙虾:千亿产业正谋求转型升级
“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省潜江市,2024年小龙虾产业产值已突破3490.7亿元,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在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潜江小龙虾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产能过剩引发供需失衡
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在全国范围内的走红,各地养殖热情高涨。据统计,2024年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产量突破300万吨。潜江作为小龙虾产业的领头羊,自然不甘落后。然而,产能的快速扩张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2024年,潜江小龙虾遭遇了严重的供需失衡。由于养殖规模过大,市场供应量激增至历史高位,而下游消费需求却未能同步增长。这导致小龙虾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收入大幅缩水。据新华指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6日,新华·潜江龙虾商品虾价格指数报777.89点,较基期(2019年1月1日)下跌222.11点,跌幅达22.21%。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供需失衡正在向整个产业链传导。中间商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以曾经的“小龙虾餐饮第一股”麻辣诱惑为例,这家年营收曾高达10多亿元的餐饮巨头,如今却负债3个亿,创始人韩东甚至不得不借住在亲戚家,依靠母亲的退休金维持生活。
价格波动考验产业韧性
小龙虾价格的剧烈波动,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的不稳定性。2024年12月,受元旦消费提振和大虾供应偏紧的影响,小龙虾价格出现短暂上涨。但这种上涨并未持续多久,随着新一季小龙虾的上市,价格再次陷入低迷。
这种价格波动不仅影响了养殖户的收入,也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了冲击。部分养殖户因亏损而退出,一些加工企业和餐饮企业也因成本波动而经营困难。据统计,2024年全国有近30%的小龙虾养殖户处于亏损状态,部分地区的亏损比例甚至高达50%。
政策引导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面对产业危机,潜江市政府迅速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24年3月,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小龙虾养殖生产的指导意见》,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避免盲目扩张。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小龙虾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2024年投入专项扶持资金超过10亿元。
在政策引导的同时,技术创新成为破解产能过剩的关键。潜江市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立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攻关“四季有虾”核心技术。目前,潜江“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养殖面积已达1.4万亩,成功实现了冬季稻田养虾。
此外,江西九江市永修龙虾种苗繁育中心的创新技术也为产业注入了新活力。该中心采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独创的离体受精卵仿生保存及离体孵化技术,可全年高效繁育小龙虾种苗,年产抱卵虾30000斤,产出受精卵1.5亿粒,年产值达6000万元。
产业链延伸与品牌建设双管齐下
为了提升产业竞争力,潜江市积极推动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建设。2024年,潜江小龙虾新供应链平台撮合订单达65亿元,同比增长20%。同时,潜江市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24年小龙虾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品牌建设方面,潜江小龙虾的表现同样亮眼。在2024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榜中,“潜江龙虾”以846.89分的高分位居榜首,品牌价值超过250亿元。
未来展望:转型升级正当时
面对产能过剩和价格波动的双重挑战,潜江小龙虾产业正谋求转型升级。一方面,产业将从单一养殖向全产业链发展,提升附加值;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将持续推动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将为产业带来新的机遇。随着消费者对小龙虾品质和季节性需求的提升,高品质、全年供应的小龙虾将更受欢迎。这将促使产业向精细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喜好的变化,都可能对产业造成影响。潜江小龙虾产业能否成功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时间的检验。
总体来看,潜江小龙虾产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在政府引导、科技创新和市场驱动的共同作用下,这个千亿产业有望突破当前困境,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